彩虹飲食助長壽護腦! 醫:多吃「這類營養素」
羅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想吃出長壽與健康大腦?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指出,最新科學研究顯示,「類黃酮」攝取量與多樣性皆與降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及神經退化風險高度相關,呼籲民眾在日常飲食中善用「彩虹飲食法」,多攝取多色天然蔬果。
鄭淳予於臉書專頁「鄭淳予醫師。腦神經科學博士」表示,類黃酮是天然植化素中的重要成分,廣泛存在於五顏六色的蔬果、莓果、茶類與黑巧克力中,具備抗氧化、抗發炎與神經保護等多重生理功能。
他引用今年6月發表於《Nature Food》期刊的研究,該研究由英國女王大學貝爾法斯特團隊主導,分析近12萬名40至70歲成人的飲食與健康資料,並追蹤10年,發現每日攝取約500毫克類黃酮(約等於2-3杯綠茶)與死亡率降低16%有關。類黃酮攝取種類愈多,其降低慢性病風險的效果也愈顯著,包括心血管疾病下降10%、第二型糖尿病下降20%、癌症與呼吸疾病各下降約8%。
值得注意的是,攝取總量最高者,其神經退化疾病風險降低20%。研究強調,若能「量」與「種類」兼顧,健康益處最顯著。
鄭淳予也建議,民眾日常可選擇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如綠茶、洋蔥、毛豆、豆製品、莓果、柑橘類、蘋果、黑巧克力、十字花科蔬菜及香草等,並鼓勵以「多顏色搭配」原則進行彩虹飲食,例如將紅色的番茄、紫色的高麗菜、綠色的花椰菜與橘色的甜椒一同入菜,不僅營養完整,也能提升抗發炎與護腦效果。
他也提供忙碌族群的彩虹飲食範例,包括優格加莓果的早餐、搭配酪梨沙拉與黑巧克力點心的午餐,以及富含蔬菜的晚餐湯品等,只要一餐吃得多元,就能對健康產生長期正向影響。
鄭淳予強調,從日常三餐中「多夾幾種顏色」,就是打造健康長壽體質的起點,也是最簡單的護腦行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