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出生14天小寶寶確診新冠肺炎 醫師警告:別輕忽低燒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新冠肺炎捲土重來,台中烏日林姓新手爸爸,近日出現發燒咳嗽,家中剛出生14天的男嬰體溫也上升至37.5°C、活動力變差,機警帶至醫院就診,經小兒科醫師快篩後確診是新冠肺炎,是院內最小確診個案,所幸及早就醫,接受支持性療法及住院治療4天後平安出院,未演變為重症,並持續服用抗生素藥物,定期於門診追蹤觀察。
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指出,該名男嬰爸爸原以為只是一般感冒,沒想到竟是新冠肺炎確診,回家快篩後自己也「中鏢」,一家3口並陸續確診,因新生兒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健全,感染新冠病毒時,初期症狀往往非典型,像是低燒或僅有活動力下降,較少出現流鼻水,容易被家長誤認為只是輕微感冒,若未及時治療恐會演變為重症。
賴永清指出,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大人、兒童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小於9歲常見症狀為發燒(46%)、咳嗽(37%)、頭痛(15%)、腹瀉(14%)、喉嚨痛(13%);大於10歲常見症狀為頭痛(42%)、咳嗽(41%)、發燒(35%)、肌肉痠痛(30%)、喉嚨痛(29%)。其中嗅覺喪失及「新冠腳趾」變化為新冠特異性表現,如果有出現相關症狀,建議盡快至醫院檢查評估及治療。
賴永清表示,目前國內疫情上升快速,依據疾管署統計推估,預估於6月底至7月初達到疫情高峰,屆時最高單週就醫人次恐高達15萬至20萬,需加強留意高風險族群重症及死亡率;其中重症與死亡個案多集中在65歲以上長者,具有潛在慢性病病史,及未接種新一代JN.1疫苗者佔比高,分析後發現重症患者近9成未接種JN.1疫苗,顯示接種疫苗仍是防止重症的關鍵。
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症與死亡風險為流感的兩倍,自從新冠JN.1疫苗開放接種後,第一劑接種率不高,建議65歲以上長者、免疫低下者、洗腎患者等族群,盡快施打疫苗預防重症利多於弊。
賴永清呼籲,因目前6個月以下的新生兒還無法接種新冠疫苗,家中若有新生兒,父母就是第一道防線,家長務必接種JN.1新冠疫苗,增強自我保護力;平日也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遠離人潮聚集的室內場所,避免新一波疫情造成衝擊。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