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化療後黃金3年 研究:靠運動處方提高存活率

2025/06/05 11:48

醫師表示,罹癌病人不復發的關鍵在,化療後3年進行中等強度的結構化運動,將能重啟人生希望;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表示,罹癌病人不復發的關鍵在,化療後3年進行中等強度的結構化運動,將能重啟人生希望;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罹癌病人完成化療後最怕的就是再復發!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用研究指出,把握化療後3年重啟人生的關鍵期,運用「結構化運動」,5年內沒復發比例高達8成,8年存活率更高達9成。因此,「運動處方」值得化療後病人融入日常生活中。

很多癌後病患會問「化療做完了,是不是就結束了,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張家銘於臉書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上指出,結束化療後的3年,是決定命運的黃金期。這項說法已在發表在2025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證實。

這篇研究找了近900位完成化療的結腸癌病人,一半的人每週進行結構化運動3次,也就是說,每次50分鐘,持續3年。另一半則只是拿到一些健康資訊,沒強制運動。追蹤近8年後,結果顯示:有運動習慣的人,5年內沒復發的比例高達80.3%,比沒運動的人高出6.4%。8年存活率更高達90.3%,整整多出7%。

張家銘說明,這項研究中的「結構化運動」(Structured Exercise),並不是指在家跳有氧、偶爾走走路,或週末爬山這種隨性的活動。而是每週3次、每次約50分鐘,且必須以中等強度為主,例如,快走、騎腳踏車、輕度有氧課程等,這樣的運動要持續3年。

張家銘又說,這樣長期、有規律、有節奏的運動,才能觸發身體裡「抗癌」、「修復」、「平衡」的開關。運動可以調整體內的免疫系統、降低慢性發炎、活化抗癌機制,還可能影響到細胞層級的癌症訊號,這些都是目前醫學研究正努力探索的方向。

總結,運動不只是健康的附加選項,而是具有像化療、手術一樣正式治療的延伸。因此,結構化運動不是隨便動動,是為生命量身打造的處方。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