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遭疑新冠染疫百萬人無藥 疾管署估公費儲備量超過需求

2025/06/01 15:03

疾管署表示,目前新冠抗病毒藥物公費儲備總量已遠超過推估需求數。(路透檔案照)

疾管署表示,目前新冠抗病毒藥物公費儲備總量已遠超過推估需求數。(路透檔案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於臉書發文指控「衛福部預估未來會有181萬人染疫⋯寬鬆算算有81萬份藥量,但仍有100萬人沒有藥?」對此,衛福部疾管署今(1日)表示,以此波疫情推估171萬人次就醫,目前抗病毒藥物公費儲備總量已遠超過推估需求數,後續亦有開口合約可交貨,確保抗病毒藥物供應無虞。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依最新疫情資料推估5月底至8月初的門急診新冠總就診人次可能達到171萬人次,並非181萬人。目前新冠感染以輕症或無症狀為主,依醫囑開立一般症狀治療藥物使用即可,但在具重症高風險因子族群,例如65歲以上、孕產婦及慢性病患,經醫師評估後可給予公費抗病毒藥物治療。

疾管署以此波疫情推估171萬人次就醫,目前抗病毒藥物公費儲備總量已遠超過推估需求數,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45.8萬人份、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9900人份、舒冠效(Xocova錠)5000人份,以及針劑型瑞德西韋(Remdesivir)20.4萬劑。後續亦有開口合約可交貨,將依疫情發展與實際需求彈性調整採購量,確保抗病毒藥物供應無虞。

另外,針對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在報紙投書指出,世衛對於新冠是否該列入計畫免疫的範圍一直沒有推薦,疾管署解釋,世衛一直推薦各國持續提供新冠疫苗,在今年5月15日公布最新疫苗選株結果的聲明稿,開宗明義寫出「疫苗接種仍是對於新冠防疫的重要公共衛生預防措施,世衛推薦各國要依據世衛專家工作組的建議內容,持續提供新冠疫苗接種。」

針對投書文中質疑台灣的新冠疫苗只有1家莫德納,嚴重違反政府疫苗採購的分散原則,以及mRNA疫苗導入較晚,相關不良反應經驗有限,疾管署表示,每年均有採購並提供2家廠牌的新冠疫苗,且長年對各類公自費幼兒和成人疫苗早已建置完備的不良事件通報監測機制,並非「經驗有限」。

至於投書文中提到「接種新冠疫苗,還民眾自主權」,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疫苗和各項公費疫苗接種推動,政府都是尊重民眾自主權,從未強制接種疫苗或處罰不接種疫苗的民眾,絕無「強推疫苗只是求完成政治目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