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老問題有新解方 「行動抗生素治療」助6旬男在宅治療

2025/05/12 15:07

奇美醫院將攜帶式輸注器(俗稱奶瓶)運用在「行動抗生素治療」,協助在宅照護患者可以24小時連續滴注抗生素,提升感染治療成效。(記者劉婉君攝)

奇美醫院將攜帶式輸注器(俗稱奶瓶)運用在「行動抗生素治療」,協助在宅照護患者可以24小時連續滴注抗生素,提升感染治療成效。(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 在宅急症照護過去受限於輸注設備,醫療團隊大多只能使用每日1次的強效抗生素,不僅缺乏即時調整彈性,還可能因患者病情好轉卻無法即時換藥,導致增加抗藥性的風險。奇美醫院將過去大多運用在癌症治療的攜帶式輸注器(俗稱奶瓶),運用在「行動抗生素治療」,協助在宅照護患者可以24小時連續滴注抗生素,精準治療,提升感染治療成效。

一名60歲的男子於護理之家長期臥床,因尿路感染發燒,被送至奇美醫院急診室,經整合醫療中心團隊評估,符合「在宅急症照護」條件,與家屬討論後,轉入在宅治療,初期先以後線廣效型抗生素控制感染,2天後病情改善,尿液培養結果顯示無重大致病菌,隨即調整為前線窄譜抗生素,並以攜帶式輸注器24小時連續滴注式治療,精準控制感染,完成5天療程後已順利康復。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院方致力推動「無牆醫院」,率先將創新醫材導入在宅急症照護服務,不僅突破過往醫材設備限制,也讓病人在家即可獲得急症治療,減輕就醫負擔,更大幅降低感染抗藥性的風險。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部長許建清指出,過去許多輕、中度感染病人即使病情穩定,也因需持續靜脈施打抗生素而被迫留院,造成急診與病房人力與床位壓力沉重,透過在宅急症照護,並結合輸注器輔助,讓合適的病人在家就能完成靜脈抗生素治療,避免反覆返院,有效紓解急診與病房壓力。

患者揹著裝有攜帶式輸注器的小背包中,就可以持續24小時穩定輸注抗生素,治療期間也能自由行動。(記者劉婉君攝)

患者揹著裝有攜帶式輸注器的小背包中,就可以持續24小時穩定輸注抗生素,治療期間也能自由行動。(記者劉婉君攝)

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主任黃建程表示,攜帶式輸注器過去大多用在癌症病患的治療上,院方與創新醫材廠商合作,試用在適合在宅照護、1天需要注射2-3次抗生素的病人上,效果良好,將裝有抗生素的輸注器放在小背包中,接上病人手臂的靜脈留置針,就可以持續24小時穩定輸注,病人在治療期間也能自由行動。

黃建程說,攜帶式輸注器為耗材,1天約需700元,目前並無健保給付,在院內試辦期間,由合作廠商提供,希望政府在積極推動在宅照護及改善護理人力不足問題之際,健保署可將相關耗材納入健保給付,也減輕患者及家屬的負擔。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