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高雄8%以上學童「視覺內聚不足」 介入訓練守護學童視力

2025/05/12 14:16

高雄市針對國小學童進行功能性視覺異常-內聚不足的大型調查。(記者許麗娟翻攝)

高雄市針對國小學童進行功能性視覺異常-內聚不足的大型調查。(記者許麗娟翻攝)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視覺內聚不足」是一種常見但常被忽略的功能性視覺異常,患者在看近物時雙眼難以聚焦,常導致複視、眼睛疲勞、閱讀效率低下與注意力分散等情形。為此,高市衛生局攜手市立凱旋醫院、眼科與視光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針對高市學童進行系統性調查,患者透過「鉛筆推進」的介入訓練,可望獲得有效改善。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這次調查不僅是單純的視力檢查,更是全台首度聚焦於「功能性視覺異常-內聚不足」的大型調查。目前高雄市針對多所國小學生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約有8-12%的學童出現不同程度的內聚不足症狀,隨著數位學習普及、近距離用眼需求大增,眼睛的負擔加重,症狀可能越明顯。

「視覺內聚不足」患者在看近物時雙眼難以聚焦,常導致複視、眼睛疲勞、閱讀效率低下與注意力分散等情形(記者許麗娟翻攝)

「視覺內聚不足」患者在看近物時雙眼難以聚焦,常導致複視、眼睛疲勞、閱讀效率低下與注意力分散等情形(記者許麗娟翻攝)

視覺內聚不足(CI)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在臨床表現上有諸多重疊,國際研究指出,這兩者常因症狀相似而被誤診,導致孩子錯失適當的視覺治療,增加學習與生活困擾。

中台科技大學視光系主任葉上民表示,視覺內聚不足的成因很多,會經驗光師檢測,眼科醫師評估,一旦發現有視覺內聚不足的問題,通常介入處置的方式為視覺訓練法,台灣眼科常使用「鉛筆推進」訓練,有效改善症狀,平均1個月有顯著改善,3個月大幅度改善,約半年幾乎可與正常人一樣。

高雄市針對國小學童進行功能性視覺異常-內聚不足的大型調查。(記者許麗娟翻攝)

高雄市針對國小學童進行功能性視覺異常-內聚不足的大型調查。(記者許麗娟翻攝)

高雄市議會副議長曾俊傑今偕同多位市議員前往校園檢測現場考察,曾俊傑表示,台灣學童近視率已高達45%,內聚不足問題更凸顯視覺健康議題的重要性。這項研究成果,未來將可作為擬定兒童健康政策的重要依據。

高雄市驗光師公會負責協力執行校園第一線的視覺檢測與衛教,理事長許智為說,這是一場專業與公共衛生的合作行動,展現民間與政府攜手守護學童視覺健康的典範力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