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最大宗患者「健保藥只給2年」 醫界籲持續給付救命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59歲陳太太11年前左側乳房冒出不明硬塊,確診第2期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熬過16次化療及28次放療戰勝病魔,但4年前回診追蹤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切除部分肝臟並開始服用CDK4/6抑制劑,預後良好,然而健保僅給付2年,後續自費已達1年7個月超過百萬元,沉重負擔造成陷入是否停藥的難題。
三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戴明燊指出,國內乳癌患者以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的亞型占6成最多。從106年到110年數據可見,第0-1期乳癌5年存活率達99.9%,第2期為95.6%,第3期為80.5%,第4期轉移性乳癌則驟降至39.4%,可見提升晚期治療成效是降低死亡率的當務之急。
戴明燊說明,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初診斷時若為第1-2期,部分病患可能須加上化療或放療,預後大多良好。不過,也有部分病人確診時即是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有別於早年一確診就得面臨化療,國內外治療指引皆已將CDK4/6抑制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擇,健保目前給付最多2年,癌友在用藥期限屆滿後,面臨該停藥還是繼續自費用藥的兩難抉擇。
戴明燊指出,從真實世界數據來看,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研究發現,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以CDK4/6抑制劑的臨床治療2年後,5成以上病友維持疾病不惡化,可持續用藥延命。另一份研究則顯示亞洲族群療效更勝歐美,超過6成病友可持續治療超過2年,期待台灣病友也能藉由持續治療達到疾病有效控制,實現更多人生願望。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健保署這2年新增或逐步擴大給付多種乳癌新藥,讓符合適應症病友得以盡早使用有效藥物抗癌,實為德政,但對治療有效的晚期乳癌病友,盼完全接軌國際,持續給付有效藥物。他也將對抗乳癌妙喻為登上阿里山看日出,「目前台灣的列車已一路通車到嘉義,期待未來政府能持續接軌阿里山小火車,完善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的最後一哩路!」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