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總統拋健保改革掀討論 陳志鴻:是最後一步不是馬上做

2025/04/29 21:12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表示,從肯定秀林經驗到提及健保各區總額「自收自管」構想,就他多次與總統對話的理解,是總統期望健保改革的最後一步。(資料照)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表示,從肯定秀林經驗到提及健保各區總額「自收自管」構想,就他多次與總統對話的理解,是總統期望健保改革的最後一步。(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花蓮縣秀林鄉試辦健保給付「論人計酬」,民眾越健康,院所收入越多,成功經驗讓總統賴清德拋出健保改革構想,衛福部也評估擴大花東辦理,引起醫界熱議。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表示,從肯定秀林經驗到提及健保各區總額「自收自管」構想,就他多次與總統對話的理解,是總統期望健保改革的最後一步,不是現在馬上做,要請各界「稍安勿躁」。

陳志鴻指出,健保這件西裝,雖然穿了30年有點舊,但穿的人普遍滿意,不會一下子大改,而是要顧及民眾的感受逐步改,且健保改革的當務之急是解決醫界長期不滿的困境,因此健保署持續調整健保給付合理化、推動不同工不同酬等,以利永續發展。

陳志鴻也提到,論人計酬制度會面臨民眾跨區就醫的問題,像是中南部長者被北漂兒女帶往台北求診,以及每人要算在健保投保單位所在地或戶籍地,像是中央健保署在南區的員工,保費是繳給台北區,就醫卻在實際工作的南部,因此很多細節錯綜複雜。

陳志鴻指出,總統的理念是現行制度該改的先改,在現狀上好好努力,等到個別醫院總額、DRG(診斷關聯群)等政策發展都穩定,健保點值也穩定,醫療人員越來越有信心,一切順暢運作,再來談最後一步。

陳志鴻舉例說明,DRG支付制度也算是論人計酬的一種方式,同一種疾病診療處置固定一筆錢,假設金額涵蓋10天住院費用,但將病人照顧好提前出院,多出來的錢就是醫院的收入,反觀萬一出現併發症多住幾天,費用則是醫院吸收,因此是相同的概念,可先將這些措施逐步落實。此外,現行健保三高防治計畫支付也導入健康促概念,例如營養師介入等非藥物諮詢,強化預防保健機制。

至於像是個別醫院總額制度,陳志鴻提到,若各家醫院可以預先知道今年有多少預算,精算開支,就能夠好好控管並抑制浪費,進而有機會帶來盈餘,這也是一種「自收自管」概念的體現。

陳志鴻強調,健保改革不是1天1夜就改,但總統是醫師出身,對於困境更了解,拍板決策的動作也更快,因此已經增加許多健康投資,接下來「錢要從哪裡來?」、「錢要用在哪裡?」持續是改革焦點,但政府改革一定是「溫和」而非「激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