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1進食習慣」恐代謝失調! 營養師揭3影響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您是否經常手邊放零食、飲料,沒事的時候就吃一點、喝一口?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在臉書專頁「吳映蓉博士營養天地」發文指出,這種「隨時吃、隨時喝」的習慣,會破壞人體的代謝健康,使脂肪堆積、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發炎指數增加。
吳映蓉分享,有關代謝的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吃的總熱量一樣,如果「不停地進食(continuous feeding)」,沒有空腹休息的時間,代謝數據通常會變差,造成脂肪堆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發炎指標上升。
此外,學者也透過小鼠實驗及人體臨床試驗中發現,留一些時間讓身體「不吃(intermittent feeding)」,不但可以讓血糖控制更好,還能減少脂肪堆積,連身體的發炎反應、氧化壓力都跟著下降。
所以,想要更健康,吳映蓉表示,就要練習督促自己飯好好吃,吃完就休息,不要整天零食不離手;提醒自己含糖飲料不是陪伴,是負擔,沒事啜1口,胰島素也會跟著小暴衝1次。
吳映蓉說,藉此可以讓身體知道,什麼時候是「進食時間」、什麼時候是「休息時間」,給代謝系統一點喘息的空間。之後會發現,自己不但更有精神,體態也會慢慢變得更輕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