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從《苦盡柑來遇見你》看見長女病! 心理師揭8特徵

2025/04/27 19:51

心理師指出長女病的8大特質:任感強、奮發努力、愛擔心焦慮、取悅他人、容易內疚、與人的界線模糊、對家人有怨懟、難以建立成人關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心理師指出長女病的8大特質:任感強、奮發努力、愛擔心焦慮、取悅他人、容易內疚、與人的界線模糊、對家人有怨懟、難以建立成人關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身為家中的長女,您是否在生活上表現超群、喜歡將責任攬在身上?當心這是「長女病」的表現喔!暖心全人諮商中心所長及諮商心理師、作家朴世光以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為例分享,劇中愛純及金明的角色,壓抑且懂事,恰恰符合長女病的行為表現:責任感強、奮發努力、愛擔心焦慮、取悅他人、容易內疚、與人的界線模糊、對家人有怨懟、難以建立成人關係。

長女病由來

朴世光在臉書專頁「朴世光心理師」發文表示,「長女病」一詞出現在作者張慧慈的同名著作《長女病》中,出版後便成為熱門話題。

近期在Netflix上映的人氣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中,也可以看見相似的情景。由韓國女星李知恩(IU)飾演的愛純及金明,前者像家裡的第二個媽媽,負責煮飯、照顧弟妹,一個人默默努力補上母職應盡的責任;後者則努力達成父母期待,自小成績優秀、循規蹈矩,從不讓人擔心。她們雖然生長在截然不同的時代背景,卻都像是在扮演一種熟悉的角色——懂事的大女兒。她們的壓抑與成熟,就非常符合「長女病」的特質。

心理師分享,《苦盡柑來遇見你》中,愛純及金明雖然生長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卻都像是在扮演一個熟悉的角色:懂事的大女兒。(圖翻攝自IG@dlwlrma)

心理師分享,《苦盡柑來遇見你》中,愛純及金明雖然生長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卻都像是在扮演一個熟悉的角色:懂事的大女兒。(圖翻攝自IG@dlwlrma)

朴世光指出,心理學上也確實將經常犧牲奉獻自己、只為成就他人的行為表現,用「長女症候群」來代稱,是一種深植於文化與家庭期待的性格輪廓,與心理傾向和成長經驗有關係。她引述擁有婚姻與家庭治療專業(LMFT)的心理專家Kati Morton的說明,列出「長女症候群」的8大特質:

長女症候群 愛操煩又易焦慮

●責任感強烈。

●奮發努力且表現超乎預期。

●愛擔心、時常感覺到焦慮。

●傾向取悅他人。

●內疚的情緒如影隨形。

●與人的界線模糊,把他人需求視為己任。

●對兄弟姊妹和父母有怨懟。

●難以建立成人關係(Adult Relationship)如:友誼、情侶、婚姻等成年人的人際關係。

長女病不是病 顧好自己是關鍵

朴世光分享,多項研究顯示,出生順序與性格的關聯微乎其微,真正影響我們的,是父母與社會如何定義我們在家庭中的角色。所以這並非只有長女身上才會出現,只是在台灣、日本、韓國等東亞社會早期發展時,重男輕女的觀念深植人民心中,因此,經常發生在排行老大的女兒身上。

朴世光說,當一個女孩從小就被期待要「懂事一點」、「幫忙弟妹」、「做個榜樣」,她內化的,往往不只是責任,而是一種長期壓抑的自我。所以,長女症候群不是病,而是一種沒人說破的疲憊,但當這個詞開始流行、開始被討論,其實也是一種療癒的開端。

朴世光鼓勵,無論是不是長女,或者是否經歷了長女症候群的責任,或許可以從現在告訴自己,「你不需要總是扮演穩定、體貼、成熟的那個人,你也可以累、可以為自己多想一點、也可以說『我不想』。」因為照顧別人之前,我們值得先把自己照顧好。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所長及諮商心理師、作家朴世光。(朴世光提供)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所長及諮商心理師、作家朴世光。(朴世光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