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打「顯影劑」會傷腎? 食藥署:3-7天會漸漸回復

2025/04/25 20:08

食藥署指出,如果了顯影劑後48小時內發生腎臟損傷,通常在注射3-7天後,腎功能會漸漸回復;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食藥署指出,如果了顯影劑後48小時內發生腎臟損傷,通常在注射3-7天後,腎功能會漸漸回復;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進行影像檢查時,為了讓畫面更清楚,可能會使用「顯影劑」來增加影像的對比度,讓影像變得更清晰,以協助醫師判斷。不過食藥署表示,以前曾把打了顯影劑後48小時內發生腎臟損傷,稱作「顯影劑腎病變(CIN)」,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血中肌肝酸,在48小時內爬升0.3mg/dL,或升高至基線值1.5倍以上,不過通常在顯影劑注射後3-7天腎功能會漸漸回復。

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由於顯影劑腎病變的因果關係,需要經過縝密的臨床評估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因此美國放射學會建議改以「顯影劑相關的急性腎損傷」做為新的術語,因為腎功能變差不一定顯影劑造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顯影劑急性腎損傷 2機轉

食藥署表示,顯影劑相關的急性腎損傷(CA-AKI)的風險因子包括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其成因可能源於兩個機轉:

●顯影劑本身的細胞毒性對腎小管細胞造成損害,較常發生於高滲透壓的顯影劑。

●腎臟血管在注射顯影劑之後收縮,使腎髓質缺氧,進而導致腎小管壞死。

防顯影劑急性腎損傷 可以這樣做

食藥署指出,在必須使用顯影劑的情境下,醫師通常會給予最少的足夠劑量。另外,在注射顯影劑前,可以避免使用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劑(NSAIDs),並給予適當的輸液,來預防顯影劑引起急性腎損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