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自傷風險增 國教盟籲健檢納心理篩檢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今天是「423世界嬰兒 兒童 青少年精神衛生日」,國教行動聯盟指出,近日新北市某國中再度發生學生墜樓輕生事件,同1學校半年內第3起悲劇,有鑑於70%國中憂鬱症患者有自傷傾向且青少年憂鬱症狀不易察覺,呼籲衛福部與教育部應立即合作,於下1學年全國學生健康檢查中,全面導入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量表。
國教盟引述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於日前公布的「全台兒少心理健康大調查」指出,近3年來兒童青少年的憂鬱症患者人數急速增加,高達70%的國中憂鬱症患者經常出現自傷行為,且逐年向年齡更低的國小階段推移,令專家高度憂心。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賴柔吟表示,青少年的憂鬱症狀與成人不同,可能以易怒、暴躁、失眠、身體不適等非典型形式呈現,青少年也難說清楚自己的感受,因此不易被教師、家長或青少年自身察覺到真正問題所在。許多青少年直到出現嚴重自傷或自殺企圖時,家人和學校才察覺到狀況,但往往為時已晚。
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長、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指出,國健署與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近年推動之「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檢核表」可完整評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該工具於青少年親善門診使用,協助了解青少年身心狀態,從預防醫學觀點及早介入,可有效預防青少年陷入嚴重自傷的精神健康危機。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建議,衛福部應於今年9月開學前完成身心健康量表電子化,教育部應修訂「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附表將心理健康評估列為各級學校學生健康檢查的必要檢查項目。當學生被評估出心理健康風險較高時,學校應立即透過親善醫院轉介進行專業諮詢與治療,並透過完善的訊息連結機制,使醫療端、學校端及家庭能迅速獲得資訊並協調介入,以真正做到「接住每一個孩子」。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