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器官」爭議 台大醫院長:強國事不會發生在台灣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中國近年發布早產嬰捐腎給成年人的論文,引起「嬰兒腎」爭議,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強調,強國發生的事不會發生在台灣,因為台灣在器官捐贈上非常嚴謹,也一定站在病人權利考量。
歌手「TANK」呂建忠去(2024)年11月在中國接受心肝聯合移植手術,引起付錢插隊、中國「國有器官」黑幕等質疑,甚至有中國肝臟移植專家將執刀手術寫成論文並發布,卻未詳述器官來源;同時,近期一名中國醫生詳細誇讚「嬰兒腎」實用性的影片也在網上瘋傳。
「強國傳出許多爭議之時,台灣這方面做很嚴謹,道德、法律都是世界一流」,吳明賢強調,台灣在道德、倫理上都是優等生,台灣是亞洲較早執行器官移植的國家,曾執行亞洲第一例心臟、腎臟移植,過去台灣器官移植法律與規範做這麼久,沒有傳出什麼問題。
此外,吳明賢提到,國際一直有來台灣取經,學習我國的器官移植經驗,台大的器官移植團隊也曾赴越南、印尼協助該國進行首例肺臟、心臟、肝臟、腎臟移植手術,且除了輸出醫療技術之外,也在輸出我國的器官移植相關法規經驗與做法,「大家可以放心,強國發生的事不會發生在台灣。」
吳明賢也強調,人們稱讚醫師都是說「仁心仁術」,除了醫療技術之外,也要思考醫德是否符合道德倫理與法律規範,台大醫院在這方面與法界有許多溝通,社會各界也給醫院及醫療團隊諸多支持,醫院在執行相關研究前,也都會經過倫理委員會處理,標準簡單,就是是否有站在病人權利考量。
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則提到,在器官捐贈的過程中,器官來源是否走正當性非常重要,否則就會淪為器官買賣,有些國家開始出現比較沒有那麼正規的做法,國際上也希望矯正這樣的觀念。
陳益祥說,從醫療上來說,雙器官移植是醫學進步需要的,只是取得方法仍是最重要的課題,而相關早產兒器官移植論文中雖說,病人提早拔管、走安寧,但早產兒該如何判斷死後捐贈,是否能這樣判斷,現在仍不清楚,屬於灰色地帶。
因此,陳益祥認為,醫療進步往往走在法律前,先有想像才有技術,醫療端、科技端應該認真重視相關研究,法律端則需要更仔細一點,但就台灣來說,還是要回到基本盤,呼籲更多人把愛留給下個人,台灣推動捐血也曾遇到民眾意願不高的問題,如今卻可能是世界做最好的國家,器捐還需要時間改變。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