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10大傷腎職業排行! 夜班者排第3 「它」排第1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心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傷腎卻不自知!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依照個人20年腎臟科醫師臨床經驗,再參考相關職災醫學文獻所推出的排行榜,排行出10大傷腎職業,1-10名依序為:加油站與工廠勞工、戶外勞動者、夜班工作者、醫護人員、民意代表、電子工程師、家庭主婦、健美運動員、職業司機及廚師,分析排名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護健康。
第10名:廚師 久站易出汗、少喝水
洪永祥在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說明,廚師經常接觸高油、鹽、糖的食物,容易導致高血壓與肥胖,這些都是慢性腎衰竭的高風險因素;同時,因工作環境炎熱,容易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流失,影響腎臟血流量與過濾功能,若再加上未能及時補充水分,甚至憋尿,就可能會造成腎結石、急性腎損傷或尿路感染等風險;另外,長時間站立也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負擔。
洪永祥建議廚師,減少試菜時的攝取量,多選擇天然食材,避免過量鹽分與油脂,不只如此,也應確保每小時補充水分、安排時間如廁,保護腎臟健康。
第9名:職業司機 久坐常憋尿、愛外食
久坐容易影響全身健康,洪永祥說,司機長時間坐著開車,除了影響全身血液循環外,還可能增加代謝問題,如胰島素阻抗、血壓升高等,進而提高慢性腎病風險。此外,職業司機經常外食,容易攝取高鈉、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導致高血壓與糖尿病,增加慢性腎衰竭風險。
洪永祥提及,司機因工作原因,而無法隨時如廁,導致經常憋尿,膀胱壓力增加且容易使尿液中細菌孳生,影響腎臟排尿功能,又可能增加尿路感染,長期下來,增加腎結石與慢性腎病的風險;也因為無法隨時如廁,司機往往會選擇少喝水,容易導致尿液濃縮,增加腎結石機率外,也因為長期缺水,影響腎臟的排毒功能,使廢物堆積,導致腎功能下降。
洪永祥建議司機,即使工作繁忙,也應安排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甚至在等紅綠燈、停車休息時,進行簡單的腿部伸展運動,活動身體;在用餐時間時,選擇低鈉、低脂、高纖維的飲食,減少攝取加工食品、速食、含糖飲料,以避免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
為減少憋尿,洪永祥說,可儘量安排定時停車休息,每2-3小時上一次廁所,避免長時間憋尿,同時應每天喝足體重公斤數×3-4%的水分,避免尿液過度濃縮,降低腎結石與泌尿道感染風險。
第8名:健美運動員 長期高蛋白飲食、補充劑
長時間高蛋白飲食容易傷腎,洪永祥表示,長期高蛋白飲食可能導致腎臟超負荷,加速腎功能衰退,尤其對於已有腎病風險者更為危險。有些健美運動員求好心切,服用未經嚴格測試的補充劑,或是為了展現肌肉線條,而過度使用利尿劑或刻意減少水分攝取,都可能會傷害腎臟健康。
洪永祥建議健美運動員,適量攝取蛋白質,每天最多吃到體重公斤數×1.6-2.2公克蛋白質,若有腎病風險者應監測腎功能數據,一旦腎功能下降,務必暫停高蛋白飲食,同時,也應選擇安全補充品、飲水充足,避免脫水,別為了短期體態要求,而傷害長期腎臟健康。
第7名:家庭主婦 油煙、清潔劑化學物傷腎
洪永祥舉例,家庭主婦長期高油、鹽、糖飲食、吸到過多廚房油煙、運動不足、壓力過大、過度攝取加工食品等,都會增加慢性腎衰竭的風險。不只如此,在清潔過程中,使用清潔劑、漂白水、殺蟲劑等用品時,可能無意間透過皮膚、呼吸道吸入含有重金屬、揮發性有機溶劑,增加慢性腎病風險。
洪永祥建議家庭主婦,煮飯時務必提早打開抽油煙機,並減少鹽巴、醬料、油脂使用,改用天然香料調味,並養成每天至少30分鐘有氧運動習慣,促進血液循環,降低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壓力大時,應學習壓力管理技巧,減少壓力對腎臟的影響。
家庭成員共同分擔家務,避免主婦過度勞累,影響健康、壓力!洪永祥表示,家庭人員一同打掃,並選擇無毒或低毒性的清潔產品,例如白醋、小蘇打、檸檬汁代替強效清潔劑,在打掃時應保持空氣流通、配戴手套,避免接觸、吸入化學物質。另外,千萬別忙起來忘記喝水,應養成喝水的習慣,每天至少喝體重數字×3-4%的水,確保尿液充足,幫助腎臟排毒。
第6名:電子工程師 久坐少運動、壓力又大
電子工程師容易久坐、缺乏運動,洪永祥說,長時間久坐與慢性腎病的發生率相關,同時,缺乏運動也會影響新陳代謝,增加肥胖、糖尿病與高血壓風險,提高慢性腎衰竭機率。此外,工作壓力大,也會容易導致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影響腎上腺素與皮質醇分泌,導致血糖與血壓升高,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
洪永祥進一步提到,電子工程師經常熬夜趕專案,或因長時間接觸電子螢幕,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導致睡眠品質下降,影響腎臟修復功能;另外,因工作性質,也可能接觸到焊接材料、半導體製造用化學品、重金屬,也可能對腎臟有毒性作用。
忙碌生活飲食不正常,洪永祥指出,常吃外食、速食、加工食品等含大量鈉的食物,容易導致高血壓,增加腎臟負擔,不只如此,為了提神,而大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也可能導致脫水,進一步影響腎功能;因工作導致肩頸痠痛、頭痛,而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導致腎毒性,影響腎功能。
洪永祥建議電子工程師,增加活動量,每1-2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或在休息時間進行輕量運動;再者,也應學習壓力管理,確保足夠休息時間,限制咖啡因飲料攝取、補充足夠水分,護健康;其三,在處理焊接、溶劑、金屬加工時,應佩戴手套、口罩、護目鏡,減少有害物質進入體內的機會;最後,若有肌肉痠痛或頭痛,可透過物理治療、按摩、熱敷來舒緩,而非長期依賴止痛藥。
第5名:民意代表 高壓環境常應酬
為何民意代表工作容易無形中傷腎?洪永祥說明,民意代表的工作往往涉及高度的社會壓力與政治競爭,經常處理複雜的問題與大量的決策,容易導致心理壓力過大,且容易導致血壓升高,不利腎臟健康。另外,在應酬時,容易過量飲酒,容易導致酒精性肝炎、傷害腎臟健康。
洪永祥建議民意代表,應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學習壓力管理,減少心理壓力和焦慮,改善心情,從而減少高血壓的風險。除此之外,也減少應酬,避免過量飲酒,每週不超過2-3次、每次不超過1-2杯酒精飲品。
第4名:醫護人員 高壓作息不正常、久站
洪永祥解釋,醫護人員高壓環境下,加上長期熬夜、不規律的生活作息,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進而提高慢性腎病風險;再者,醫護人員長時間站立、走動,也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進而影響腎臟的血液供應,不利腎臟健康。
如何改善這些問題?洪永祥建議醫護人員,避免過度熬夜與輪班,保持穩定的睡眠模式,即使在夜班中,也應儘量保障充足的休息時間,因休息與睡眠是身體修復和腎臟功能自我調節的關鍵時期;另外,醫護人員應學會適當的壓力管理技巧,減少壓力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抽空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減少壓力、控制體重,降低腎臟病風險。
第3名:夜班工作者 作息不正常生理時鐘紊亂
長時間在晚上工作的職業,如空姐、超商人員、警察、保安等容易因為作息不正常,影響健康。洪永祥說,長期的生物鐘失調會影響激素分泌,如皮質醇和生長激素等,進而影響腎臟的排毒與修復功能;再者,夜班工作者可能經常處於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的狀態,也會削弱腎臟的自我修復能力。
洪永祥建議夜班工作者,保持固定休息時間、確保足夠睡眠,並適時使用眼罩、耳塞等工具,阻隔白天的光線與噪音,提高睡眠品質;在飲食上,應注意均衡飲食、多喝水,選擇健康食物,避免高鈉、高脂肪、高糖、加工食品外,也應避免過度依賴咖啡因、興奮劑等提神藥物。
第2名:戶外勞動者 高溫容易脫水中暑
洪永祥說明,戶外勞動者經常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易導致脫水中暑,導致腎臟無法有效地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尿液濃縮,進而增加腎結石和急性腎損傷的風險。另外,許多勞動者需要搬運重物或進行反覆的體力勞動,可能引發長期的肌肉疼痛,不僅影響健康,還可能因此服用止痛藥物,而再次增加腎臟負擔。戶外工作者中,農民常會暴露於農藥、化肥等有害化學物質,長期下來恐累積在體內,對腎臟造成損害。
洪永祥建議戶外勞動者,應增加水分補充,建議每小時至少飲水500毫升外,也應定期休息,保持體力,並配戴必要的防護設備、合適的防曬衣物,避免與農藥、化學肥料及其他有害物質直接接觸,減少紫外線暴露對皮膚的傷害。
第1名:加油站與工廠勞工 化學暴露、勞動強度高
洪永祥提醒,工廠工作者,特別是加油站、石化重工業、化學製造、油漆、金屬加工等領域者,勞動強度高且因長期化學暴露,接觸各種有害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腎臟有強烈的毒性作用,長期接觸可能會損害腎臟組織,導致腎功能衰竭。
洪永祥建議,工廠應加強對工人健康的監測,定期進行化學品暴露檢查外,也應嚴格執行工作場所安全規範,提供安全培訓,提高工人對潛在危險的認識,防止長期暴露於有害物質中。至於工作者本身,應配戴必要的防護裝備,如防護手套、口罩等,並定期補充水分,護腎臟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