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人會斷崖式老化? 研究揭「3關鍵年齡」感受明顯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老化是自然的人體反應,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感受到老化的經驗。有些人認為35歲之後腦力、體力、還有皮膚狀況都不如以往;也有人說自己是「斷崖式老化」。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引述國外研究指出,人體的老化過程其實較像是走樓梯的漸進式反應,而非溜滑梯的斷崖式現象,尤其在34歲、60歲與78歲時會明顯感到身體老化,出現結構蛋白減少、荷爾蒙改變與神經退化等反應。
王思恒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發文分享,這1項刊登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中的大型研究分析4263名年齡介於18–95歲的健康成人血漿中的2925種蛋白質,建立出一套「蛋白質老化鐘」模型,藉由「蛋白質變化」準確預測個體的生理年齡(r=0.93–0.97)。這些蛋白質變化也能反映個體老化速度。因此,有沒有好好保養身體,一目了然。
老化明顯3年齡 注意疾病找上門
研究結果顯示,人體的血漿蛋白質在一生中並非穩定變化,而是會出現3個顯著波段的變動高峰,分別發生於以下3個年齡階段:
●34歲:與細胞外基質(ECM)相關的結構蛋白下降。
●60歲:與荷爾蒙、血液功能相關的蛋白大幅變化。
●78歲:與發炎反應、骨質與神經退化有關的蛋白上升。
這些變化不僅反映生理功能的轉變,也與多種年齡相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唐氏症)高度重疊。研究者甚至也在小鼠實驗中發現相同的蛋白質變化趨勢,顯示此現象具「跨物種一致性」。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延緩衰老
另外,這項研究也指出,血漿蛋白質具備成為老化生物標記與疾病早期預測工具的潛力。研究團隊認為,老化的過程更像「走樓梯」,而非「溜滑梯」,且每個關鍵年齡點都可能成為健康風險的轉折點。
最後,王思恒表示,老化只能被延緩,不能被阻止。雖然現代科技進步飛快,但在短期內,保持良好生活型態(規律運動、控制體重)仍然是最有效的延緩老化手段。他也鼓勵民眾以正向態度看待老化,「老化是一種特權」,代表我們擊敗了多種疾病、意外的威脅,成功的活到老年。換個角度思考,人生會寬闊許多。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