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孩子肚子鼓鼓的不一定是脹氣 醫1招判斷:腹痛、嘔吐需就醫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醫師,我的小孩吃完飯肚子都變好大,敲起來像打鼓,是不是脹氣?」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如瑩表示,並非所有「肚子大」的情況都是脹氣,若想判斷孩子是否真的腹脹,建議讓孩子平躺觀察。若平躺後肚子仍然隆起,且高過肋骨的平面,才是真正的腹脹。若孩子肚子長時間鼓脹不退,或伴隨明顯腹痛、嘔吐、腹瀉、便秘等症狀,建議就醫。
陳如瑩在臉書專頁「陳如瑩醫師 - 小兒腸胃 / 親子減重 / 瘦小偏挑食」發文分享,在吃飽後加上骨盆前傾,小朋友站立時肚子會看起來特別大;若平躺後肚子就變平,這多半是姿勢造成的「假性脹氣」。只要孩子沒有出現發燒、腹痛、嘔吐、體重下降、食慾變差或排便異常等症狀,家長暫時可以不用過度擔心,但若有疑慮,仍建議諮詢小兒腸胃科醫師的專業評估。
陳如瑩說明,「吞氣症」是一種因不自覺吞入過多空氣,而引發的腸胃不適,孩子可能會感到腹脹、頻繁打嗝,甚至出現腹痛。這類型的腹脹特徵是:早上起床肚子是平的,但越到晚上越鼓,飯後尤其明顯。
陳如瑩提到,造成吞氣症的可能原因包括吃飯太快、邊吃邊說話、焦慮緊張的情緒、頻繁咀嚼口香糖、經常使用吸管喝飲料等行為。這些習慣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吞下大量空氣,而空氣中的氮氣難以被腸道吸收,就容易囤積在肚子裡。對此,她分享了7個避免小孩脹氣的方法。
7方法防止小孩脹氣
●細嚼慢嚥:吃飯慢一點、少講話,能減少吞氣。
●避免氣泡飲料:汽水、氣泡水會讓肚子更鼓。
●減少含糖飲料與果汁:果糖不易吸收,容易發酵產氣。
●放鬆情緒、降低壓力:可試試深呼吸、冥想或親子瑜伽。
●避免咀嚼口香糖:可能無意間吞入空氣。
●保持運動習慣:幫助腸胃蠕動,減少脹氣累積。
●處理便秘問題:便秘會讓脹氣更嚴重,一起處理更有效。
發燒嘔吐 腹瀉便秘需就醫
若孩子肚子長時間鼓脹不退,或伴隨明顯腹痛、嘔吐、發燒,甚至體重明顯下降、食慾變差,或出現持續腹瀉或便秘的情況,建議儘速尋求小兒腸胃科醫師協助。
陳如瑩補充,腹脹雖然看似小事,但若處理不當也可能影響孩子的生活與健康。透過正確的觀察、適當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家長不僅能幫助孩子改善不適,也能提升整體健康與舒適度,讓孩子更快樂、爸媽更安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