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養出腸道好菌叢! 營養師揭「5要5不」健康不失衡

2025/04/13 07:32

營養師說,腸道菌叢若失衡,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蔬果中的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物,給予充足糧食,益生菌才會在腸道住下來;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說,腸道菌叢若失衡,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蔬果中的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物,給予充足糧食,益生菌才會在腸道住下來;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腸道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維持腸道健康也能讓身體機能強健。營養師彭逸珊表示,腸道健康與免疫、大腦健康有關,若腸道菌叢失衡,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等,甚至影響情緒。想要打造健康腸道,建議做到適當食用發酵食物、補充足夠益生質、充足睡眠、規律運動與正常排便等5個好習慣;此外,也要避免高糖、高壓、抽菸飲酒、現代化飲食、使用抗生素等5個壞習慣。

彭逸珊於臉書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發文指出,飲食可直接影響腸道菌相,如果腸道菌叢失衡(好菌少、壞菌多、伺機菌傾向佔優勢的壞菌),可能導致便秘、肥胖、免疫力低下等,甚至影響情緒。因此分享以下5個打造腸道好菌的「必做」習慣,以及破壞菌相的「避做」 習慣,為腸道打造健康環境。

養出好菌5習慣

適當食用發酵食物:如泡菜、味噌、優格等,輔助補充腸道菌。

補充足夠益生質:蔬菜、水果與全穀類中的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物,給予充足的糧食,益生菌才會在腸道住下來。

充足睡眠:好的睡眠品質與時間,可以提升腸道菌叢多樣性;反之則會降低,且腸道好菌會減少。

規律運動:運動不僅可增加肌耐力與心肺功能,也能幫助腸道菌叢多樣化。

正常排便習慣:有進有出才正常,如果有便秘困擾,記得回頭檢視日常飲食中,水分、油脂與膳食纖維是否攝取足夠。

營養師指出,養好菌除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等方式,適當食用發酵食物如優格、味噌、泡菜等,也能輔助補充腸道菌;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指出,養好菌除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等方式,適當食用發酵食物如優格、味噌、泡菜等,也能輔助補充腸道菌;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破壞菌相5惡習

高糖食物:會增加壞菌生長、減少好菌比例。

高壓生活:身體會分泌皮質醇、腎上腺素等荷爾蒙,影響腸道蠕動速度與菌叢平衡。

吸菸飲酒:使身體長期處在發炎狀態,不僅傷害血管,也可能引發腸漏問題,影響免疫健康。

現代化飲食:蔬果少、肉品多,使得好菌食物短缺,無法在腸道定殖,導致菌叢失衡。

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會破壞腸道菌叢生態,使用完抗生素後,一定要花時間重新打造好菌的生活環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