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念成兔?孩童發音不標準 竟是構音音韻障礙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父母請注意!苗栗縣頭份市為恭醫院之前有位4歲孩童阿宥前往就診,主因是:阿宥就讀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發現他的發音,常發生錯誤。例如把「糖果」說成「糖朵」,「阿公幫我拿褲子」說成「阿東幫我拿兔子」。父母也注意到此點,醫師宋松遠診斷後確認為「構音音韻障礙」,透過語言治療師半年協助,阿宥狀況大幅改善可與家人、同學順利溝通。
為恭醫院語言治療師黃莞珊表示,構音音韻障礙的特徵為比一般同儕更顯著的語音錯誤,造成說話清晰度下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形成障礙的原因可能為身體結構或神經生理機制的缺陷,而造成發音上的錯誤,例如腦性麻痺、唇顎裂或聽力損失的孩子容易說話不清楚。
至於阿宥案例,黃莞珊指出,阿宥生理結構上沒有顯著異常,主因為構音動作的技巧上不夠熟練,或是對於語音的概念不夠完整,而產生語音的錯誤。黃莞珊也提醒,通常4歲後的孩子語音能力逐漸成熟,能夠正確說出許多語音進行表達,若像阿宥一樣仍有明顯發音上的錯誤,讓身邊的人難以聽懂、影響溝通,建議需要語言治療師進一步評估是否安排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