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服藥後發聲困難?聲音沙啞? 食藥署:恐是藥品副作用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吃了藥應該症狀要有改善,怎麼出現發聲困難,甚至有聲音沙啞?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像是類固醇吸入劑、抗膽鹼藥品、降血壓藥、思覺失調症用藥、抗憂鬱藥、胃藥與制酸劑,可能影響聲帶功能,導致聲音改變或發聲困難。
食藥署指出,藥品影響聲帶的作用機轉包括:
●神經影響:影響控制聲帶運動的神經,導致聲帶無力或無法正常閉合。
●肌肉影響:影響喉部肌肉,使肌肉過度緊繃或無力。
●唾液分泌減少:降低喉部潤滑度,導致聲帶乾燥。
●胃食道逆流:加重胃酸逆流,刺激聲帶進而導致聲音沙啞。
常見對發聲有影響的藥品
●類固醇吸入劑:常用於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能導致聲音沙啞。
●抗膽鹼藥品:可能使喉嚨乾燥,影響發聲。
●降血壓藥(ACE抑制劑):可能引起慢性刺激性咳嗽。
●思覺失調症用藥、抗憂鬱藥:可能影響喉部神經控制,導致聲帶無力或不自主收縮。
●胃藥與制酸劑:長期使用後突然停藥,可能導致胃酸過度分泌,間接加重胃食道逆流,刺激聲帶並導致聲音沙啞。
食藥署提醒,若正在服用上述藥品,建議多喝水以保持喉嚨濕潤。使用類固醇吸入劑的民眾,記得在用藥後立即漱口,以減少藥品殘留於聲帶,降低局部副作用的發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