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血尿恐是「急性腎損傷」 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有部分名人因腎臟問題就醫,而年齡增長,或是飲食習慣較為特別,都要小心急性腎損傷。新泰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佑丞表示,除了大家常聽說的尿路結石以及脫水,會造成急性腎損傷以外,心臟衰竭也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若發現有血尿或劇烈腰痛,都是急性腎損傷的徵兆,需盡快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陳佑丞於臉書粉專「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發文談到,急性腎損傷(AKI)很常見,任何原因造成的急性腎臟功能下降都算!原因很多,包括脫水(腎臟怕缺水)、感染、藥物副作用(腎毒性藥物)、心臟衰竭(心臟不好,腎臟會跟著不好)、尿路阻塞(尿路結石、腫瘤等)。
陳佑丞表示,留意身體任何警訊及症狀。譬如出現肉眼可見之血尿(尿液呈紅色或茶色)、劇烈腰痛或下腹痛(可能來自尿路結石)、排尿困難、尿量減少,或伴隨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時,務必提高警覺,這些都可能是急性腎損傷的徵兆。必須趕快就診,以查明原因。
陳佑丞表示,及早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上述造成急性腎損傷的原因,若能即時矯正,腎功能多半能恢復正常。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腎損傷或慢性腎臟病,屆時腎功能即難再復原。
陳佑丞舉例:當尿路因結石阻塞時,尿液無法正常排出,此時會往上回堵到腎臟,造成腎臟積水,進而導致急性腎損傷。只要將結石處理掉,再次疏通阻塞的尿路,腎臟積水自然緩解,腎功能會再次回到正常。同時結石也可能導致腰痛、血尿、甚至發燒、畏寒等症狀(代表出現泌尿道感染了),因此才說,出現任何症狀都應該審慎評估,及早就診,確認原因,及早處理。
最後陳佑丞強調:「重視腎臟健康,早期發現是關鍵!」急性腎損傷症狀不易察覺,預後與早期發現治療密切相關,民眾應多關注身體變化,必要時尋求專業評估,以及早保護腎臟功能。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