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睡姿影響健康 醫揭最佳睡法:這姿勢最NG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您習慣仰睡還是側睡?抑或您喜歡趴睡?部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鄔定宇指出,適合的睡姿不僅可以睡得安穩、舒適,也有益健康,一般而言,正睡最放鬆,但肥胖者及呼吸中止症不適合;右側躺優於左側躺,但孕婦和胃食道逆流者適合左側躺;最不建議的睡姿是趴睡,尤其是血流較差或已有血管硬化情形者,要小心影響腦部的供血
若睡覺姿勢不良可能會造成呼吸道阻塞、增加心臟負荷、影響肝臟排毒、不利胃消化,或引發肩頸痠痛、落枕等不良影響。
鄔定宇和媒體工作者梁惠雯在合著的《為何睡不好?原來問題在大腦!》(原水文化出版)指出,睡眠姿勢不外乎正睡(仰躺)、趴睡和側睡,比例上,多數人習慣側睡(約6至7成),其次為正睡(約3至4成)、趴睡的占相當少數(少於5%),同時也分析什麼樣的睡眠姿勢比較好。
正睡最放鬆 肥胖者、呼吸中止症不適合
通常是最放鬆的姿勢,身體和肩部不會受到拉扯或壓迫,但肥胖者或有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不適合,因為仰躺會造成舌根下沉,比較容易擠壓到舌根後方的呼吸道而影響睡眠,所以這兩族群建議採側睡,以避免呼吸道阻塞(可使用側睡枕或側睡床墊,防止翻身)。
右側躺優於左側躺 孕婦和胃食道逆流者不適合
側睡分為左、右側躺,兩者相較,右側躺優於左側躺,主要考量幾個重要器官的位置及機能。
首先是心臟,由於心臟位在人體偏左處,左側躺對心臟及附近的主動脈壓迫較大,會增加心臟負荷;右側躺的話,心臟部位比較「輕鬆」、舒服。
其次是肝臟,肝臟位於偏右側,採右側躺肝臟的血流較充足,對於肝臟的排毒、解毒、新陳代謝等功能會有幫忙。
胃的形狀是像「腰果」那樣的一個囊袋,彎彎的、下方出口在人體右側,若朝右側躺,胃會比較容易排空(裡頭的胃液、食物等,較容易往下跑,不會淤滯在胃部),可促進消化。
鄔定宇指出,右側躺的好處多於左側躺,但有些族群卻不適合,例如:孕婦,供給胎兒的血流是從胎盤靜脈接下腔靜脈,再回流到媽媽的心臟,所以右側躺的姿勢會壓迫下腔靜脈,影響到胎盤的血流,建議孕婦採用左側躺,讓胎兒得到較好的血液循環。
胃食道逆流患者也要注意,因為胃的上方開口朝右,右側躺時,逆流的胃酸會往食道跑,出現「火燒心(胸口灼熱感)」等症狀,左側躺的話就比較能減緩不適;或者在頭部與上背部的位置放條被毯,以墊高上半身高度的方式來改善,同時也能減少胃酸對食道黏膜的傷害。
趴睡缺點多 易肩頸痠痛
鄔定宇表示,趴睡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能忍受的人也不多,因為身體軀幹正面向下、貼緊床鋪,這樣的姿勢對胸腔、腹部的器官都會造成壓迫。此外,頸部呈現上仰的姿態,使腰椎幅度變大,會造成每節脊椎骨間的小關節面壓力跟著變大,而在過度彎曲狀況下,旁邊的肌肉、韌帶也是被拉緊的,因此趴睡的人一覺起來非常容易感到痠痛。
上趴睡時,為了順暢呼吸,頭部一定得要向左或右側躺,轉動幅度相當大,對脖子也不是很正常的姿勢,一個晚上睡下來,肩、頸處會特別容易疼痛外,也常發生「落枕」(早上睡醒時,發現脖子不能轉動,肩膀緊繃疼痛)等現象,特別是頸部有4條很重要的血管,當頸部轉動(拗折)角度較大時,對於本身血流較差或已有血管硬化情形者,恐影響腦部的供血。趴睡顯然缺點多多,所以一般是不建議採用趴睡。
午休趴睡易手麻 建議靠椅背或牆仰睡
許多學生或上班族受限於場地關係,中午午休只能趴在桌上睡,雖然身體還是呈直立的狀態,影響不算大,但可能還是會有一些壓迫(如造成手麻)或頸部扭轉角度過大的問題,建議可以用小枕頭來墊高頭臉部,放鬆腰椎的壓力,或將手墊在額頭,減少對眼睛的壓迫。
當然如果能夠躺著睡最好,其次是坐在椅子上,讓身子往後靠著椅背或牆壁仰著睡,一方面分攤頭部的重量,讓頭頸部放鬆;二方面減少身體過於彎曲與對肢體的壓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