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8旬翁罹早期胃癌 內視鏡治療免開刀切胃
〔記者張協昇/南投報導〕 南投80歲黃姓老翁日前因為解血便、腹痛就醫,檢查發現是胃癌第一期,惟黃男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等病史,且幾年前因為罹患腹主動脈瘤而接受治療,家人擔心其身體狀況無法再承受開刀手術,所幸黃翁是早期胃癌,在醫師透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成功切除腫瘤,免挨刀切胃,目前出院返家後僅需定期追蹤,不必另外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表示,黃姓老翁是在透過胃鏡檢查時發現一個7公分的病灶,由於手術治療仍是胃癌主要的治療方式,但考量病人年紀較大,有諸多慢性疾病,術後產生併發症的機率較高,且開刀後若傷口恢復不好增加感染風險。所幸病人是表淺型胃癌,腫瘤位於胃壁的黏膜層,且尚未轉移至淋巴結或其他器官,經全面評估後,安排使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
黃耀光指出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是經由內視鏡去切除黏膜層的病灶,不需要手術切除或重建器官,外觀上沒有任何傷口,恢復速度比傳統手術快,還能在術後保持正常飲食功能,不過目前全民健保尚未給付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建議病人可與專業醫師進行討論及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南投醫院指出,衛生福利部統計,胃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位,也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8位,由於胃癌早期症狀沒有特異性,容易被忽略,建議有胃癌家族史和其他胃癌風險因子的患者,可定期接受胃鏡篩檢,早期發現病變,盡早接受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