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柯文哲腎水腫手術》水腎原因 專家:尿路塞、尿液逆流

2025/04/02 19:31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為腎結石與積水而需入院動手術。(資料照)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為腎結石與積水而需入院動手術。(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腎結石導致左腎積水,今(2)日在北所人員戒護下就醫,並且在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進行手術,取出結石。而他的狀況使不少人開始關注腎結石以及水腎(腎積水)。毒理專家招名威說明,水腎的發生與尿路阻塞或尿液逆流有關。正常生活習慣可預防水腎;然長期憋尿的話,可能會影響正常排尿功能,增加水腎風險。

招名威在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說明,水腎的發生與尿路阻塞或尿液逆流有關,正常生活習慣是可以避免水腎發生的,但不諱言,下列不良行為是可以誘發水腎的:

1. 長期憋尿:持續長時間憋尿會增加膀胱壓力,導致尿液逆流到輸尿管甚至腎臟(膀胱輸尿管返流),長期下來可能造成水腎。憋尿還可能導致膀胱過度擴張,影響正常排尿功能,進一步增加水腎風險。

2. 少量飲水、造成尿液濃縮與結石:長期少量水分攝取,導致尿液變得濃縮,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萬一如果結石卡在輸尿管,就會阻塞尿液排出,形成水腎。

3. 刻意引發尿路感染:不注意個人衛生、頻繁憋尿,甚至通過不潔手段污染尿道,可能會導致尿路感染。重複感染也可能造成輸尿管發炎、狹窄,進而導致尿路阻塞,引發水腎。

4. 服用或注射影響尿路功能的藥物:特定藥物(如抗膽鹼藥物、某些麻醉劑)會影響膀胱收縮功能,使尿液滯留,進而增加尿液逆流和水腎的風險。或者是,服用過量維生素C或含鈣過多的補充劑,也可能促使腎結石形成,進而導致水腎,但機率相對不高就是了。

5. 物理或醫學手段:刻意在尿道內放入異物(如導管、異常手術操作)可能會導致尿路損傷、狹窄或阻塞,進而導致水腎,或是直接施加壓力於輸尿管,長期壓迫腹部,或是喜歡穿很緊很緊的褲子,可能影響尿液流通,但這種方式極易造成其他損傷。

招名威強調,這些造成水腎的行為,全數皆是對身體極具危害的行為,可能導致腎衰竭、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長期水腎若未處理,也會導致永久性腎功能損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