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腸病毒再奪1命! 羅一鈞示警:恐比往年更嚴重

2025/04/02 16:00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3個月內出現4例重症、3人死亡,雖然整體疫情仍處於低點,但這樣零星且持續出現的重症,代表腸病毒威脅不可輕忽。(記者邱芷柔攝)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3個月內出現4例重症、3人死亡,雖然整體疫情仍處於低點,但這樣零星且持續出現的重症,代表腸病毒威脅不可輕忽。(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腸病毒蠢蠢欲動,今(2025)年3個月內國內就累計4例重症,其中3人不幸死亡,疾管署今(2日)公布的最新個案為南部一名1歲多男童,感染克沙奇B5型腸病毒,併發嚴重急性腦炎,發病短短6天就病逝,成為今年第3例死亡個案,這也是相隔10年,再度出現克沙奇B5型重症死亡。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3個月內出現4例重症、其中3人死亡,雖然整體疫情仍處於低點,但這樣零星且持續出現的重症,代表腸病毒威脅不可輕忽,尤其現在進入4月,天氣轉暖後,腸病毒活躍程度會明顯上升,今年的流行情況,很可能比往年更嚴重。

針對最新死亡個案,羅一鈞進一步說明,這名男童3月上旬出現發燒與呼吸道症狀,兩天後開始抽搐、意識不清,送急診後確診急性腦炎,雖然緊急住進兒科加護病房搶救,仍因病況惡化迅速,於發病第6天病逝。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5型感染,這也是今年首例感染該型病毒導致重症死亡的個案。克沙奇B5型通常以輕症為主,但自2014年至今,已通報8例重症,其中2例死亡。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的4例重症個案中,有3人感染伊科病毒11型、1人感染克沙奇B5型,其中2名為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羅一鈞特別提醒,兩歲以下嬰幼兒要特別注意。除了勤洗手之外,接觸小朋友前應先確保手部清潔;從外出返家時,也務必先脫掉外衣再抱小孩。

目前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主流,其次是伊科病毒11型與克沙奇A6型。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的高風險群,家長與照顧者務必要留意重症前兆,包括嗜睡、意識模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無故抽動、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變快等,如有異常應立即送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