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用喝的就好! 名人熱捧「咖啡灌腸」專家揭風險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與好萊塢女星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有何共通之處?答案出人意料:他們都曾因咖啡灌腸掀起波瀾。這種將咖啡從直腸灌入體內的療法,近年在社群媒體與另類診所中成為排毒清腸的熱門風潮。然而,醫學專家嚴正警告,此法缺乏科學根據,潛藏嚴重健康風險,弊遠大於利。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咖啡灌腸的支持者宣稱其歷史悠久,甚至曾用於戰時緩解疼痛。最知名的「葛森療法」(Gerson therapy)將其納入癌症替代治療,主張每日多次灌腸能清除毒素。該療法認為,咖啡中的卡威醇(kahweol)與咖啡醇(cafestol)可刺激肝臟酵素,將有害物質轉為膽汁鹽排出;咖啡因則能擴張膽管,促進膽汁流動以助排毒。
然而,主流醫學界強調,無可靠證據證實其療效,各大癌症權威機構亦不認可。2004年,時任威爾斯親王的查爾斯因演講中提及此療法,似表支持,引發醫界批評。葛妮絲派特洛則在網站Goop推廣DIY咖啡灌腸套組,同樣遭專家反駁,呼籲民眾將咖啡留於杯中享用。
醫學上,灌腸(enema)僅限特定情境,如手術前清腸或治療嚴重便秘,且須專業指導。咖啡灌腸的歷史應用已隨現代醫學進步遭淘汰。專家指出,自行頻繁操作恐引發多重風險:直腸結腸炎(proctocolitis,即直腸與結腸發炎)甚至灼傷;電解質失衡,因腸道大量排空導致鉀離子流失,引發脫水、肌無力或心律不整;長期使用則可能削弱腸肌,加劇便秘或引發發炎;甚至擾亂腸道菌群,造成腹痛、腹瀉與感染風險。
人體腸道本具自我清潔功能,正常消化與排便足以排除廢物,無需額外灌腸。專家建議,維持腸道健康應仰賴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纖維的水果、蔬菜、全穀類與種子(每日建議30克,成人平均卻僅19克),並確保水分充足。研究顯示,發酵食品如韓式泡菜(辛辣發酵蔬菜)、克菲爾(發酵乳飲)與康普茶(發酵茶飲)能養護腸道益菌,促進消化。相較之下,適量飲用咖啡更可能有益健康,研究指其與降低心臟病風險相關。
專家提醒,社群媒體資訊需謹慎判斷,確認來源是否具專業資質。嘗試另類療法前,務必諮詢醫師,避免誤信偏方。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