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痛風患者飲食小抄 研究:天天喝乳製品降44%風險

2025/04/05 09:31

醫師引述研究指出,每天喝乳製品的人能降低44%痛風機率,又以無糖、低脂最為理想;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引述研究指出,每天喝乳製品的人能降低44%痛風機率,又以無糖、低脂最為理想;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常常大魚大肉,當痛風發作可會讓人叫苦連天。家醫科陳昱彰分享,維持健康比起忌口,先吃健康的食物更簡單。建議患者可以攝取低脂牛奶、無糖優格、水、蔬果及糙米;適量豆腐、蛋、雞肉、無糖咖啡;盡量少碰火鍋湯底、紅肉、內臟、啤酒、含糖飲料。尤其研究指出,每天喝乳製品的人能降低44%痛風機率,又以無糖、低脂最為理想。

痛風高危險群 大魚大肉、喝酒都中

義大醫院減重中心、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昱彰在臉書專頁「陳昱彰醫師」發文說明,痛風是因為「尿酸太高」,在關節裡面變成結晶,導致紅、腫、熱、痛,常常痛到穿不了鞋、走路一拐一拐。最常發作的地方是「大腳趾」。高風險者包含:

●常吃紅肉、內臟、海鮮的人。

●愛喝啤酒或含糖飲料(尤其是果糖)。

●肥胖、高血壓、腎不好的人。

●家族中有人有痛風。

●原住民或中年男性風險也比較高。

醫師說明,痛風是因為「尿酸太高」,在關節裡面變成結晶,導致紅、腫、熱、痛,最常發作的地方是「大腳趾」;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說明,痛風是因為「尿酸太高」,在關節裡面變成結晶,導致紅、腫、熱、痛,最常發作的地方是「大腳趾」;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痛風共病 腎功能變差還傷「心」

陳昱彰指出,痛風除了關節痛,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腎臟功能變差、尿路結石、心臟病、中風風險上升。想要改善病情不能只靠吃藥止痛,更要從生活著手改善。而若要維持健康,比起「少吃不健康的東西」,更簡單的做法是「多吃健康的食物」。

美國一篇大型研究,發布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發現每天喝乳製品的人,痛風機率降低了44%。乳製品可以幫助尿酸排出,又以低脂牛奶、無糖優格效果最好;另,乳製品不含動物性普林,對尿酸友善,還可能有抗發炎效果。因此每天一杯無糖、低脂牛奶,是幫助遠離痛風的好選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