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影響壽命! 研究曝大腦「這能力」尤重要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人人皆會老,但為何有些人能遠超預期地長壽?過去研究指出智力可能扮演角色,然而智力是包含記憶、推理、語言等多面向的複雜概念。瑞士日內瓦大學學者領銜的最新研究發現,「口語流利度」(Verbal Fluency),這項反映詞彙提取與快速認知處理的能力,與老年人的壽命長短有著獨特的關聯。
《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此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由吉斯萊塔(Paolo Ghisletta)教授主導。團隊分析著名的「柏林老化研究」(Berlin Aging Study, BASE)數據。該計畫始於1989年,追蹤516名70-105歲參與者,部分長達18年,直至生命終點。研究記錄了健康、壓力、財務及認知等多方面資訊,吉斯萊塔形容其為「豐富而珍貴的數據」。
為釐清不同智力面向與壽命的關聯,研究人員檢視9項認知測驗結果,評估4種核心能力:口語流利度、知覺速度(Perceptual Speed)、語文知識(Verbal Knowledge)及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其中,知覺速度衡量快速處理視覺訊息能力;語文知識評估詞彙量;情節記憶關注個人經歷回憶。口語流利度的測量方式之一,是讓參與者在90秒內盡可能多說出動物名稱。
吉斯萊塔與多所大學專家合作,運用複雜數據分析方法,整合認知數據,納入表現隨時間變化的資訊,估算死亡風險。模型分析顯示,認知變化與死亡風險間存在顯著結果。
研究指出,在多項認知能力中,唯獨口語流利度能顯著預測壽命長短。其背後機制尚不明朗,但吉斯萊塔解釋,主流理論認為個體生理狀態與認知過程緊密相連,身心衰退常同步發生。
依此理論,口語流利度或能反映整體健康,因其為複雜認知過程,需動用長期記憶、詞彙量及認知效率等多種能力。吉斯萊塔形容,測試此能力如同進行「一項非常有趣的綜合評估」。
研究解答了吉斯萊塔的長期疑問,但此類複雜分析直到近期才可行。他強調跨實驗室合作的重要性,並對未來研究成果表示樂觀,認為「仍有太多未知等待發掘」。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