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假期準媽媽能出國玩嗎? 醫:3類型不適合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懷胎十月的準媽媽也想趁「卸貨」之前好好玩一下,清明兒童節假期將至,孕婦想出國放鬆可以嗎?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孕期出遊,非人人適合,出國前一定要先請醫師評估自己的狀況是否適合出國,以母胎安全為首要考量,而具高風險妊娠病史者、罹患內科疾病者、妊娠期併發症者則不適合出國旅遊。
張瑜芹在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與網頁發文指出,懷孕期間想要出遊,建議以中期為最佳時機。初期因為孕吐及不適感較強,容易感到疲憊,可能影響旅遊品質;中期身體已經適應懷孕狀態,精神體力都比較好,但要注意別選擇太遙遠或路況不好的地方,以免造成身體負擔;後期因為肚子變大,行動不便,加上容易疲累,建議以短程旅遊為主,長途旅行不太適合。
不適合出國的孕婦類型
●具高風險妊娠病史者:生殖系統相關(子宮外孕史、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手術病史)、胎盤相關併發症(胎盤早期剝離史、胎盤異常)、妊娠併發症(妊娠毒血症、早產史、難產史)、剖腹產史、重度妊娠劇吐、下肢血栓栓塞症病史等。
●罹患內科疾病者:心血管系統(先天性/後天性心臟病、含瓣膜性、冠狀動脈疾病)、內分泌代謝(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症)、血液系統(重度貧血,血紅素<9g/dL)、神經系統(腦血管疾病、癲癇)、呼吸系統(氣喘)、其他(嚴重動暈症、重度過敏性疾病)。
●妊娠期併發症者:曾經被告知患有如尿蛋白、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徵兆、或是妊娠高血壓者,皆不適合搭機去旅行。
孕婦出國注意事項
張瑜芹說,懷孕期間出國旅遊需要格外謹慎,因為不同航空公司對於孕婦搭乘飛機都有規定,大多是在懷孕第32週之前。出國前必須準備英文版的孕婦診斷證明與預產期證明,同時也要注意當地醫療資源、食物衛生、交通狀況,更要做好旅遊平安保險的規劃,建議選擇有國際醫院、治安良好的城市。
孕婦緊急就醫準備
旅行中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張瑜芹提醒,出門旅遊前建議先查好目的地附近的婦產科醫院位置和聯絡方式,並準備好相關的醫療文件,必要時的英文版診斷證明都要隨身攜帶。
●重要文件準備:孕婦健康手冊、身分證件、醫療保險卡,如果是國外就醫還要準備英文版的診斷證明和預產期證明。建議可以把媽媽手冊的重要頁面翻譯成英文,方便國外醫生閱讀。請婦產科醫師開立英文版的診斷證明,內容要包含懷孕週數、預產期和目前健康狀況。
●醫療資源確認:出發前要先查好當地的婦產科醫院,最好是選擇醫療設備完善的大型醫院。把醫院的地址、電話和到達方式都記下來。除了保一般旅遊平安險外,建議加保醫療險,要特別注意保險內容是否包含孕婦,並把相關文件和理賠電話都帶在身上。
●隨身藥品攜帶:要攜帶平常在吃的維他命和醫師開的藥物,最好也準備一些常備藥,像是止痛藥和腸胃藥。要記得詢問醫師能吃哪些藥,不要自行服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