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傷口不留疤 照護5步驟一次看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小心受傷,怎麼照顧傷口才能讓它快點好、減少感染、不留疤呢?萬一處理方式錯了,小傷也可能變成大麻煩!藥師李翊弘、鄭琳珍表示,照護5步驟:清潔、止血、濕潤療法、敷料選擇、觀察是否感染,一步都不可少。另外,老觀念結痂就好別動其實是錯誤的,若傷口周圍乾裂,可能影響癒合,建議適度使用敷料或修復藥膏。
李翊弘、鄭琳珍在臉書專頁「肥軟藥師與囧丸狗的實驗生活」發文表示,當傷口出現後當務之急是先清潔,如是輕微傷口(如擦傷、割傷),用生理食鹽水或乾淨的流動清水沖洗傷口;若是較深或污染傷口(如摔傷、鐵釘刺傷)建議使用優碘消毒,並觀察是否需要打破傷風疫苗。
李翊弘、鄭琳珍說,接著止血與保護傷口,小傷口可用乾淨紗布或無菌棉墊輕壓傷口止血;流血較多的傷口則是加壓止血5-10分鐘,若仍無法止血,應儘速就醫;第3步是保持傷口濕潤,促進修復,過去常說「讓傷口透氣比較好」,其實適度保持濕潤有助於傷口癒合。可使用人工皮、敷料或含有透明質酸(玻尿酸)的藥膏來維持濕潤環境,加速組織修復。
李翊弘、鄭琳珍指出,接下來要依照傷口類型選擇適當敷料。小擦傷、淺表性傷口,選擇透氣OK繃、小面積人工皮;較深的割傷、傷口滲液較多,選擇無菌敷料或泡棉敷料,傷口乾燥結痂時,塗抹傷口凝膠,避免傷口過乾。
李翊弘、鄭琳珍提醒,隨時要觀察傷口,避免感染,如出現傷口紅腫、疼痛加劇、分泌物變黃變濃、異味、發燒、傷口範圍擴大時,代表可能感染,應盡快就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