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基因定序助攻肺癌治療 6旬男重拾生活品質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64歲李先生長年吸菸,近期體力明顯下滑,簡單的日常活動都感到吃力,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他單側肋膜積水,進一步透過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腫瘤切片及胸水化驗,確認罹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原以為只能接受傳統化療,在醫師建議下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透過更深入的基因檢測,成功找出少見的驅動基因變異,並找到對應的標靶治療方案,為他開啟全新的治療契機。
新竹台大分院胸腔內科醫師吳家豪指出,肺癌是目前國內外發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疾病,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許多病人確診時病情已屬晚期,過去只能依賴化療,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精準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方向。
「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是一種更全面度的多基因檢測技術,能同步分析多種基因變異,幫助醫師針對病人的腫瘤特性,選擇最合適的標靶藥物,提高治療效果。」吳家豪說,這項技術能讓治療更加個人化,提升病人對抗癌症的機會。
在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李先生確定了適合的標靶藥物,隨即展開治療。3個月後的追蹤顯示,腫瘤明顯縮小,肋膜積水顯著減少,走路不再喘,精神狀態明顯改善,讓他逐步恢復日常作息。
吳家豪指出,次世代基因定序能提供更多治療選擇,為肺癌治療帶來嶄新突破,透過精準醫療,許多晚期肺癌病人得以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提高治療成效。次世代基因定序與傳統循序式單一基因檢測相比,具有檢體需求較少,檢測時間可能較短等優勢,但仍有自費負擔較高等挑戰。
因此,吳家豪呼籲,肺癌患者應與醫師共同討論,根據病情與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策略,延長存活時間,提升生活品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