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智齒變有用!蛀牙嚴重根尖囊腫 「自體牙移植」補缺牙更相容

2025/03/27 12:50

智齒並非無用自體移植治癒根尖囊腫,高醫讓智齒變成功能性牙齒。(高醫提供)

智齒並非無用自體移植治癒根尖囊腫,高醫讓智齒變成功能性牙齒。(高醫提供)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高雄31歲唐小姐因下顎第二大臼齒蛀牙等病症,前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拔牙,發現牙髓腔內部遭細菌入侵,導致根尖有囊腫,牙根尖周圍組織受感染,宛如口腔內的未爆彈。醫療團隊評估決定採「自體牙移植」手術,運用導航系統搭配3D列印技術與顯微鏡,將左上智齒移植到缺牙處,移植後復原良好,很快就能正常進食。

針對唐小姐的牙齒根尖囊腫,高醫牙髓病科主治醫師李惠娜和口腔外科主治醫師陳裕豐跨團隊評估後,採取「自體牙移植」手術,移植後很快正常進食。唐小姐備感「小確幸」,因為沒想到可把原本以為無用的智齒,移植到病灶位置,並發揮其咀嚼功效,現在吃東西也都很安心,沒有異物感。

高醫牙科跨團隊合作,團隊陳裕豐醫師(左)、李惠娜醫師(右),利用導航、3D列印技術以及顯微鏡等,進行「自體牙移植」手術。(高醫提供)

高醫牙科跨團隊合作,團隊陳裕豐醫師(左)、李惠娜醫師(右),利用導航、3D列印技術以及顯微鏡等,進行「自體牙移植」手術。(高醫提供)

高醫表示「自體牙移植」手術原理,是將患唐小姐的左上智齒取出,妥善處理後移植至缺牙處,並透過固定與後續的調整,讓牙齒在新位置穩定生長,這項技術特別適合年輕患者,尤其是有健康、多餘智齒的情況下,能夠將原本無用的智齒,變成有用的功能性牙齒。

牙髓病科主任莊富雄進一步解說,雖然自體牙移植行之有年,但病人仍相當陌生,加上傳統治療變數也較多。高醫運用尖端導航系統和3D列印模型,可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疼痛,提高手術精準度與成功率。相較人工植牙,因移植患者自己的牙齒,生物相容性極好,異物感會大幅降低,手術恢復期也快。

李惠娜強調,當口內有缺牙情形時,若有自體牙移植的需求,可請牙醫師評估智齒是否適合作為移植牙齒的來源,並非所有智齒都適合保留,若智齒生長位置適當且健康,可能成為未來移植的選項,但若因空間不足、清潔困難或引發牙周問題,仍應考慮拔除。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