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今年第2例!嬰兒染伊科11型逝 認識腸病毒

2025/03/26 12:38

近日傳出嬰兒因伊科11型病毒過世,疾管署呼籲準媽媽們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感染防護措施。(圖取自shutterstock)

近日傳出嬰兒因伊科11型病毒過世,疾管署呼籲準媽媽們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感染防護措施。(圖取自shutterstock)

相關新聞請見

今年奪2命!台大醫示警:腸病毒「伊科11型」恐大流行

健康網》女嬰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逝 有這些症狀當心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疾管署在昨(25)日宣布今(2025)年第2例因為感染腸病毒過世的案例,為1名未滿1個月的嬰兒,且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死亡之個案。疾管署表示,這名個案為早產兒,出生後呼吸窘迫住院,2月中旬收住兒童加護病房,3週大有低血氧及發炎指數、肝指數同步上升狀況。最後因敗血性休克與多重器官衰竭,在發病後1週死亡。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呂俊毅示警,過去腸病毒在4月開始流行,6月達高峰;但今年卻在年初就出現零星重症,且是伊科病毒11型,容易發生在1歲以下嬰兒,尤其是小於3個月嬰兒。

另1個案發生在今年2月底,同樣為未滿1個月嬰兒。疾管署表示,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一旦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持續嘔吐、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若未及時治療易引發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

疾管署表示,伊科病毒常經由分娩過程或產後母嬰接觸等途徑傳染,新生兒感染後常以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等敗血症徵候表現。

疾管署表示,由於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早期常以非特異性症狀表現,須提醒準媽媽們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感染防護措施,並於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健康情形,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時,應主動告知醫師,以利後續診斷處置、轉診及感染管制措施。

同時,伊科11型病毒與一般腸病毒之差異,疾管署在粉專「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釋疑,兩者傳染途徑相似,然腸病毒容易在5歲以下幼童發生重症,但伊科病毒則容易危害新生兒。且伊科病毒恐造成新生兒敗血症與多重器官衰竭。「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以伊科病毒居多,且併發重症機率高,準媽媽及家人產前產後要多加防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