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卵巢敏感指數助預判試管嬰兒孕產率 取卵當日就知道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試管嬰兒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以排卵針劑誘導卵巢濾泡成長,即是打排卵針促進卵巢排卵,以取得更多更成熟的卵子和精蟲受精,提高懷孕、活產率。
許朝欽試管嬰兒中心以2011-2020年治療案例分析,證明用卵巢敏感指數(ovarian sensitivity index,OSI) 能區分試管嬰兒治療周期臨床懷孕率與活產率的能力,此研究在近期榮獲世界頂尖內分泌期刊《Frontiers Endocrinology》刊載。
英國劍橋大學生殖醫學博士、台南婦產科醫師許朝欽指,近年來大數據統計合併AI能夠提供不孕症病人更多治療成功的資訊。所謂「卵巢敏感指數」(OSI)是該周期總共使用的排卵針劑量除以取得的卵子數目,因此接受治療的夫妻能夠在取卵當天就可能知道該次治療周期大約的懷孕率與活產率。
許朝欽表示,其試管嬰兒中心共回顧 1627 例病人數據,包括1160例接受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GnRH)拮抗劑的婦女和467例接受GnRH促進劑的婦女。該中心數據顯示平均年齡37歲的婦女,單一胚胎植回臨床懷孕率45%、活產率33%,呈現出領先世界的水準,足見台灣試管嬰兒治療的成功率。
此研究證實接受GnRH拮抗劑或促進劑治療的女性,兩種治療方式均能夠成功抑制提早排卵,以防止手術取卵前提早排卵,出現無功而返的情形。
許朝欽說明,關於卵巢敏感指數與懷孕率、活產率的相關性,在 GnRH 拮抗劑組中,OSI 225.75 能準確預測懷孕率能力為61.5%,OSI 208.62 能準確預測活產率能力為 63.7%;在GnRH 促進劑組,OSI 228 能準確預測活產率能力為 56.9%。
此研究分析結論證明使用卵巢敏感指數OSI,能夠區分試管嬰兒治療周期臨床懷孕率與活產率的能力,因此6成以上接受治療的夫妻能夠在取卵當天就可能知道該次治療周期大約的懷孕率與活產率,可大為降低患者夫妻的壓力,包括擔心有多少可以使用的受精卵,到底要植入幾顆胚胎?及植入後到驗孕前心理的等待與煎熬。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