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1天吃2餐或6餐? 研究點「它」助肝臟脂肪降、控糖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究竟少量多餐、多量少餐哪個更健康?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引述國外研究比較1天吃2餐、6餐區別,發現2者在腰圍、糖化血色素、肝臟脂肪等數值皆有下降,但2餐效果更佳;較特別的是,與血糖波動有關的升糖素上,每天2餐可讓濃度下降,6餐反倒上升,顯示出減少餐次可能適合2型糖尿病、一般人。不過他強調,這不代表進食次數越少越好,關鍵在於找到適合進食方式更健康。
李思賢在臉書專頁「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發文引述《糖尿病學》(Diabetologia)期刊在2014年刊登來自捷克布拉格的1項研究,招募54名30-70歲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採用隨機交叉試驗(randomised crossover study)設計,讓每名受試者會分別採用每天2餐、6餐各12週,比較2者在體重、肝臟脂肪、胰島素敏感性及血糖控制上的影響。
研究將每天2餐組(B2),設計為1日服用早、午餐2餐,間隔約6小時;每天6餐組(A6)則是將同樣總熱量均勻分散到3餐、3次點心中,2種進食方式之總熱量與營養成分都相同,每日攝取的熱量比基礎代謝率低2,092千焦(約500大卡)。
每天2餐 減重、腰圍減少較明顯
研究顯示,每天2餐受試者減重效果更明顯,平均體重減少3.7公斤,每天6餐的受試者僅減少2.3公斤;另外,B2組的受試者平均腰圍減少5.14公分,A6組僅減少1.37公分;不只如此,B2組的肝臟脂肪含量(hepatic fat content, HFC)也減少得更多,這對改善脂肪肝與整體代謝健康來說至關重要。
每天2餐 空腹血糖、HbA1c下降較多
那麼2者血糖控制差異呢?研究發現,每天2餐空腹血糖下降更多,而糖化血色素(HbA1c)雖然2組都有下降,但B2組的改善幅度稍大。研究還發現,B2組的升糖素(Glucagon)濃度顯著下降,而A6組的反而上升,而升糖素過高使血糖波動增加,因此降低濃度有助於改善糖尿病的代謝狀況。
除了血糖控制,研究也測量受試者對胰島素的敏感度。結果顯示,B2組的胰島素敏感性提升更明顯,表示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更好;另項胰島素相關的指標「葡萄糖代謝清除率」則是2組都有改善,但數據上B2組的效果稍優,即便統計上未達顯著差異。
研究有限制 選擇最適飲食模式更重要
李思賢總結,儘管這項研究提供有力的證據,顯示減少餐次(每天2餐)可能比少量多餐更適合2型糖尿病患者,但仍然有些限制需考量。首先,研究樣本數較少,且受試者來自特定族群,未必適用所有糖尿病患者;其次,研究時間僅24週,不足以評估長期影響;最後,受試者的飲食依從性(adherence)也是變數,部分人需要自行準備餐點,可能影響結果準確性。
李思賢補充,雖然這項研究顯示「少量多餐」未必是最佳選擇,但並不代表進食次數越少就越健康,像是「一日一餐」極端飲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能量不足,甚至影響內分泌功能。另外,對於老年人或消化吸收功能較差者,少量多餐反倒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吸收營養,避免因一次攝取過多,而無法完全消化。
李思賢提及,對於多數健康成年人來說,1天2餐似乎是剛好的進食頻率,既不會讓身體處於長時間的飢餓狀態,又能夠有效控制血糖和體重,同時還能保留足夠的營養攝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關鍵在於找到適合的進食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隨任何飲食模式。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