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小李飛刀」張振寰逝世 生前飽受痛風之苦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去以《小李飛刀》、《大俠沈勝衣》、《少年張三豐》等影劇聞名的資深演員張振寰,在14日驚傳在家中過世,享壽65歲。據報導,張振寰曾與資深藝人鮑正芳結婚,卻因家暴而結束婚姻,其後張振寰便長時間獨居,並且在生前飽受痛風所苦。在當日被發現前,已死亡一段時間,一代大俠僅能留在當代人心中追憶。
嘉義市衛生局衛教資料表示,「痛風(Gout)」是因尿酸蓄積在體內而發生高尿酸血症時,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的滑囊液中,即在四肢末端關節形成痛風石,引起急性或慢性關節腫脹發炎及變形。血中尿酸濃度上升,而使尿酸鈉鹽結晶,發作的部位常在腳大拇指第一關節處突然發生嚴重的紅、腫、熱、痛,有時也發生在腳踝、膝關節、手關節等,發作可在數天到數週後即緩解,可能一年會發生數次,但也有數年才發作一次。
尿酸在血液中的蓄積的原因除了與尿酸的產生過多有關係外也和從腎臟排泄到體外的功能低下有關。痛風病人關節的滑液中可發現尿酸鹽的結晶。沒有治療時可能會在皮下產生痛風結節,也可能因引起腎臟機能降低而導致腎結石的產生。
痛風結節也可能在耳朵、肘、皮下、骨、軟骨、腎臟等身體各部位產生,排泄能力機能減低;腎臟疾病:使用藥物(利尿劑)也會使血中尿酸上升。
痛風高危險群
嘉義市衛生局表示,痛風較常發生在下列這些人身上。
一、年齡:超過40歲以上。
二、性別:男性罹患比率高於女性。
三、酗酒者。
四、飲食不當:喜歡吃動物內臟、貝殼類及海產等富含高普林的食物。
五、遺傳:家族中有遺傳痛風的體質。
六、藥物:使用利尿劑者。
臨床症狀多樣
臨床上可分為下列階段: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無臨床症狀但血中尿酸濃度過高,此種狀態以後易引起急性痛風或尿路結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但少數人則可能終生無症狀。
●急性痛風:白血球吞噬沉積的尿酸鹽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易侵犯中年男性和停經後的婦女,早期下肢關節較易受侵犯,且愈周邊的關節愈易受侵犯。發病初期以侵犯單一關節為主,多以腳的大拇指的第一個關節,以後則可能有數個關節受侵犯。
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這種突然的發作在數天到數週後消失,但一年會發生數次,不過也有時候幾年才發生一次。
●中間緩解期:指二次急性痛風中間之無症狀期間,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 性痛風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可長達十餘年亦可短至數個月,但往後之無症狀期可能愈來愈短。
●慢性痛風:痛風者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痛風,此時病人除有慢性關節疼痛外,亦常有痛風石沉積於關節內或軟組織。由於關節受破 壞和慢性發炎反應常導致關節變形。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鹽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 稱作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痛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 形。若沉積在腎臟亦會影響腎臟功能。
●痛風性腎病變:尿酸鹽可能因沉積於腎臟而引起腎臟病變。痛風病人亦可能是因 年齡增加、高血壓、尿路結石、腎盂炎等其他因素引起腎臟病變。
●尿路結石:痛風病人常發生尿路結石,且其機會隨著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而增多。
●其他相關疾病:痛風病人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以及高脂血症。
平日預防及保養方法
一、飲食方面:避免喝酒、多喝水;另外,避免攝取高普林食物,例如內臟、海產類、肉湯、魚肉類、發芽豆 類、香菇、養樂多、發酵乳、胚芽類等應儘量避免少吃,以減 少尿酸的形成。最後避免暴飲暴食或飢餓過度。
二、每天適度運動、維持理想體重。
三、放鬆心情、減低壓力。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