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比特犬咬傷男騎士 被咬傷小心:沒打過破傷風注意

2025/03/18 11:46

比特犬,非本案犬隻。(資料照)

比特犬,非本案犬隻。(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北市發生比特犬咬傷機車騎士的意外。據報導,北市文山區一隻比特犬突然從車窗跳出,咬傷一旁的機車騎士,造成對方濺血送醫;且這是該比特犬第2次追咬騎士。受傷的43歲男騎士腿部撕裂傷,送醫縫合後已出院。

健保署提醒,一旦受傷,立刻要做的事是: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澈底清洗傷口,以優碘進行消毒;同時,被犬隻咬傷後若發生8情況需立即就醫。

徐男子所飼養的比特犬,本月6日才在台北市文山區咬傷騎士,怎料事隔11天,今早該隻比特犬疑似又將車窗開啟,跳下車後狂咬男騎士。(記者陸運鋒翻攝)

徐男子所飼養的比特犬,本月6日才在台北市文山區咬傷騎士,怎料事隔11天,今早該隻比特犬疑似又將車窗開啟,跳下車後狂咬男騎士。(記者陸運鋒翻攝)

健保署衛教資料表示,遭到動物咬傷,臨床表現會造成局部組織撕裂或碎裂,甚至傷害到肌腱、骨頭和神經。同時,因為動物口中常帶有細菌,所以傷口容易被感染(特別是被貓或被人咬傷)。

據統計所有被咬傷患者中,被狗咬傷約占85到90%,被貓咬傷約占5到10%,被人咬傷約占2到3%,囓齒動物和其他動物約占2到3%。小孩比大人更常被貓狗等動物咬傷。

不同動物和被咬傷部位不同會造成不一樣的傷害。雖然大多數被咬傷患者不需要特別的醫療處置;但某些咬傷若未經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局部肢體永久損傷,併發感染或狂犬病,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小心處置。

健保署提醒,一旦受傷,立刻要做的事是: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澈底清洗傷口,然後以優碘進行消毒。

指導孩子 與寵物相處很重要

健保署提醒,大人需要經常提醒孩子,與寵物、貓狗的相處方法。

●別讓嬰幼兒或小孩單獨與犬貓寵物相處。

●避開野貓、野狗或野生動物。

●不要嘗試去分開正在打架的動物。

●盡量避免打擾正在進食或睡覺的動物。

●不要隨意棄養寵物,寵物應該定期接受疫苗注射。

●進口的動物需經檢疫,切勿飼養走私動物。

被咬傷後 需觀察該動物

最後健保署說明,一旦被動物咬傷,要立即處理傷口,還要觀察咬傷您的動物有沒有出現異樣。

●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澈底清洗傷口。

●如有明顯出血,可以乾淨的毛巾或紗布局部壓迫被咬傷的部位。

●應觀察咬人的動物10天。譬如染上狂犬病,通常狗在5至8天內會有病症出現(如行為異常、吠叫聲改變、流口水、麻痺、抽筋等)。

被咬傷後 若是這些警訊小心

咬傷後,如果出現傷口,就要密切注意受傷的部位與傷口的變化,在第一時間就醫。

●被犬貓或人咬傷。

●傷口在手、腳、頭或臉等部位。

●傷口很深或者感覺已傷害到骨頭、神經。

●傷口經過局部壓迫15分鐘後仍然無法止血。

●傷口出現局部紅腫、熱、痛或者化膿。

●被咬傷的人合併有免疫力減弱的疾病,例如糖尿病、肝病、腎病、癌症或愛滋病等疾病。

●被咬傷的人在過去5年內未曾接受過破傷風疫苗注射。

●自己沒辦法判斷傷口的時候。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