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破除隔夜菜迷思 葉菜類放過夜小心「亞硝酸鹽」

2025/03/17 21:16

營養師指出,葉菜類食物最好別放隔夜,易產生亞硝酸鹽,過量恐影響健康。(資料照)

營養師指出,葉菜類食物最好別放隔夜,易產生亞硝酸鹽,過量恐影響健康。(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隔夜菜不但沒營養還可能有毒?營養師余朱青於臉書發文澄清,只要保存得當、加熱正確,剩菜仍能保留大部分營養,並不會有毒。維生素流失主要來自長時間高溫加熱,而非隔夜。關鍵在於食物儲存方式,應將飯菜在2小時內冷藏或冷凍,並避免重複加熱等。並點名食物如海鮮、蛋類、葉菜類(如空心菜、菠菜)等最好別放隔夜,尤其葉菜類放隔夜易產生亞硝酸鹽,過量恐影響健康。

迷思1:隔夜菜沒營養?

余朱青解答,加熱過程才是影響營養的關鍵!許多維生素(如維生素C、B群)對熱敏感,長時間加熱才會流失,並不是因為隔夜就「沒營養」。想要保留營養建議快速加熱,避免高溫長時間燉煮;選擇低溫烹調法(如清蒸、燉煮),比油炸、爆炒更能保留營養。

迷思2:隔夜菜會產生毒素?

余朱青說,其實關鍵在於保存方式。食物放置超過2小時(特別是室溫30°C 以上)就容易細菌滋生,如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但只要妥善冷藏或冷凍,就能避免問題。

想要安全保存,建議飯菜放涼後(約1小時內)立刻分裝冷藏(4°C 以下)或冷凍(-18°C);別悶熱放整鍋,分小份密封盒保存,降溫更快;湯類可撈掉渣渣再冷藏,減少細菌增生。

想要安全保存食材,營養師建議飯菜放涼後(約1小時內)立刻分裝冷藏或冷凍;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想要安全保存食材,營養師建議飯菜放涼後(約1小時內)立刻分裝冷藏或冷凍;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隔夜菜安全加熱3原則

●徹底加熱至75°C 以上(湯類煮滾、固體食物燙口)。

●一次加熱後就吃完,不重複回溫,避免細菌繁殖。

●避免長時間加熱,如熬煮30分鐘以上,容易營養流失。

5食材注意 海鮮、蛋類容易生細菌

●葉菜類(如空心菜、菠菜):易產生亞硝酸鹽,過量恐影響健康:不建議隔夜。

●海鮮、蛋類:容易孳生細菌,隔夜前務必存放低溫。

●奶類、豆製品:容易變質,需盡快食用。

余朱青總結,透過正確保存與正確加熱,就能安心吃隔夜菜。食材如湯、肉類、根莖類適合存放,葉菜類建議現煮現吃;不重複加熱、不存放過久,吃得健康又安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