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口交恐讓疱疹病毒入大腦 失智風險遽增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常見的口交行為可能讓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SV-1)經鼻腔進入大腦,進而提升失智症風險。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團隊指出,鼻腔感染HSV-1後,病毒可直達大腦引發炎症,長期可能造成腦部損傷,甚至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機率。
研究主持人、芝加哥大學教授舒克拉(Deepak Shukla)表示,當鼻子接觸到正在釋放病毒的帶原者時,例如在口交過程中,便可能感染HSV-1。全球約40億人攜帶此病毒,它是唇疱疹的主要原因,通常經由接觸潰瘍或唾液傳播。然而,研究也發現,HSV-1可引發生殖器疱疹,意即在口交時,病毒顆粒可能被吸入鼻腔,成為潛在風險。
這項研究於《微生物學會期刊》(mBio, Microbiology)中首次揭示,人體內的「肝素酶」(heparanase, HPSE)可能是關鍵推手。HPSE原本負責分解細胞結構中的糖分子,協助修復組織,但HSV-1會劫持此酶,使其過度活躍,引發有害的發炎反應。若病毒入侵大腦,可能導致致命腦炎,或潛伏其中,增加失智症風險。
雖然HSV-1引發的單純疱疹腦炎(HSE)較罕見,每百萬感染者中約有2-4例,但舒克拉教授認為,未診斷的鼻腔感染病例可能遠超預期。他以小鼠實驗為證:正常HPSE濃度的小鼠經鼻腔感染HSV-1後,症狀更嚴重,包括鼻腫脹、呼吸困難,甚至更快死亡。解剖顯示,這些小鼠腦內有更多死細胞與發炎跡象,尤其在嗅球——大腦的氣味中心暨病毒入口。舒克拉強調:「經鼻腔感染確實造成神經損傷,且影響深遠。」
實驗中,感染小鼠還出現記憶衰退、焦慮加劇及平衡失調等症狀。若降低HPSE濃度,腦部損害則顯著減輕,顯示病毒利用此酶放大炎症威力。目前,HSV-1與HSV-2(主要經性行為傳播的生殖器疱疹)皆無法治癒。舒克拉指出,人類感染後的症狀發展可能比小鼠緩慢,嚴重程度因免疫力與病毒復發頻率而異。他警告,若疱疹病毒未受控制,長期恐導致行為異常、運動障礙與協調問題。
這項發現提醒民眾注意HSV-1的潛在威脅,特別是在親密行為中的傳播風險,呼籲進一步研究與預防措施。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