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早上喝咖啡立刻想嗯嗯? 醫點4飲食超順「腸」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明明剛吃完東西,甚至只是喝了一杯咖啡,就便意襲來想上廁所?內分泌醫師陳潔雯解釋,這其實是腸道機制——胃結腸反射(gastrocolic reflex)造成的自然現象,尤其咖啡、油脂、溫熱飲品、高纖維食物,對腸道來說特別具「推動力」,平時可以適量加入飲食,促進腸胃健康。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在臉書專頁「療生活 ‧ 陳潔雯醫師」發文說明,之所以吃東西後容易有便意,是因為當食物進入胃部,大腦會發出指令,告訴腸道:「快點清出舊的,準備迎接新的!」這時候腸道蠕動就會加快,把已經累積在大腸的內容物往前推,讓人產生想上廁所的感覺。
尤其是以下幾種東西,對腸道來說特別有「推動力」:
●咖啡:不管有沒有咖啡因,都可能刺激腸道蠕動。
●油脂:像是堅果、酪梨、奶油,能促進膽囊收縮、幫助腸道潤滑。
●溫熱飲品:早上喝一杯熱水或熱茶,也可能喚醒腸道。
●高纖維食物:像燕麥、水果、蔬菜,能增加腸道容積、促進蠕動
這種機制在腸胃較敏感的人身上特別明顯,像是腸躁症(IBS),或是平時腸胃蠕動較快、飲食規律的人,都可能在吃完東西後更快有便意。
護腸4招 早上來杯溫水或咖啡
那該怎麼利用這個機制來幫助腸道健康呢?她列出以下4建議:
●固定時間吃早餐:讓身體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
●適量攝取好油脂:如橄欖油、亞麻仁油、酪梨等,潤滑腸道。
●早上喝點溫水或咖啡:溫和喚醒腸道(但如果咖啡讓你太快想上廁所,可能要調整量)。
●多吃高纖維食物:維持腸道良好菌相。
陳潔雯補充,如果發現排便頻率突然改變,比如吃東西後總是拉肚子,或是開始嚴重便秘,可能要檢查是不是腸道健康出了問題。身體的小訊號,往往是健康的提醒。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