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失智研究 許景琦:能以數字等級分辨 早期介入可精準診斷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針對長照與跟老人醫療照顧,葉靜修教育基金會與台北市南欣扶輪社,今(15日)邀請台中維新醫院院長、身心科醫師許景琦進行醫學講座,探討高齡社會中,正常認知、輕度認知障礙及失智症階段中的腦脊髓液生物標記比率,與神經精神症狀量表的關係,並且比較東西方不同種族間的差異,強調早期診斷及介入,更能精準提供治療。
許景琦投入身心科醫療30餘年,發表失智症研究論文「腦脊髓液生物標記於正常認知、輕微認知缺損及失智的病人間之差異」,失智症將能以數字等級來分辨,去年刊登於國際分子科學期刊,並獲邀於同年12月在巴黎科學論壇進行主題演講,成功爭取主辦方同意在會場懸掛國旗、播放台灣歌曲。
他在會中分享,隨著全球老齡化現象的加劇,認知障礙和失智症成為現代醫療與公共衛生領域的重要議題,而腦脊髓液生物標記(如類澱粉樣蛋白β42、P-Tau、T-Tau等)與其比率,以及神經精神症狀量表的對映比對,甚至接近直線。
許景琦說明,如何通過神經精神症狀量表,評估認知狀態及神經精神症狀,並與腦脊髓液中的生物標記比率進行分析,從而提高早期診斷的準確性,並為臨床醫師提供更精確的治療指導,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提升台灣的醫療品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