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人工鈦心臟支撐百日 等到心臟移植迎新生!澳男創紀錄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澳洲男子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仰賴人工鈦製心臟存活100天,創下此技術迄今最長存活紀錄。
美國有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位患者去(2024)年11月於雪梨聖文森醫院(St. Vincent’s Hospital Sydney)接受植入手術,今年2月成為全球首位攜帶此裝置出院者,並於本月成功迎來心臟移植。聖文森醫院、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與研發公司BiVACOR於12日聯合宣布,這名曾罹患嚴重心臟衰竭的男子目前恢復良好。
這款全人工心臟(Total Artificial Heart, TAH)由美國與澳洲合資的BiVACOR公司研發,創辦人丹尼爾蒂姆斯(Daniel Timms)為紀念因心臟病逝世的父親而投入此項研究。他表示,數十年心血終見成果,令人振奮,患者的勇氣為未來無數人點燃希望。
該裝置以鈦金屬打造,核心為磁懸浮轉子,無閥門與機械軸承設計降低磨損,能取代衰竭心臟雙心室功能,將血液輸送至全身與肺部。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奪走約1800萬性命。器官捐贈短缺更讓患者陷入漫長等待,美國2024年僅3,500人獲心臟移植,另有4400人新列入名單。
澳洲維克多·張心臟研究所(Victor Chang Cardiac Research Institute)教授海沃德(Chris Hayward)指出:「這項技術開啟心臟移植新篇章,未來10年,人工心臟有望成為無供體患者的救命選項。」
該裝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進入早期可行性研究(Early Feasibility Study)。去年7月,德州醫學中心(Texas Medical Center)一名58歲末期心衰患者植入後存活8天,直至獲得供體。目前5人成功植入,研究預計擴大至15人。
澳洲案例則屬蒙納士大學「人工心臟前沿計畫」(Artificial Heart Frontiers Program)首例,該計畫獲5000萬澳元(約新台幣1.07億元)資助,致力開發三款心衰治療裝置。這項突破或將為全球心臟衰竭患者帶來曙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