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小三男童頻尿床不敢外宿 一查竟是這原因

2025/03/10 13:49

小三男童頻尿床,王大民醫師經問診、排尿日誌紀錄及適度檢查,確定男童是因夜間尿量過多所致。(記者陳建志攝)

小三男童頻尿床,王大民醫師經問診、排尿日誌紀錄及適度檢查,確定男童是因夜間尿量過多所致。(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就讀國小3年級的小偉是1名注意力不集中的過動兒,服用藥物控制後可正常上課,不過因從小就會尿床,最近學校有外宿旅行,而擔心和同學同床尿床不敢報名,因此媽媽帶他就醫。經詳細問診,並安排2週的排尿日誌紀錄及適度檢查,確診因夜間尿量過多尿床,經藥物治療和膀胱訓練,終於解決尿床困擾,開心報名參加學校旅行。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兒童泌尿科醫師王大民表示,統計發現,5歲小朋友約有15%仍會尿床,台灣流行病學研究則發現,9歲小朋友約4.2%會有尿床的情形。但尿床絕不是洗棉被和床單就可解決,小朋友會因此感到自卑焦慮,對其人格及社交發展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王大民指出,小朋友會尿床,一般來說主要是4種原因,第一腦神經系統的喚醒中樞發育延遲,熟睡時無法感受到膀胱脹尿時的神經傳導而甦醒;第二膀胱發育尚未成熟,在夜間出現類似膀胱過度敏感的不正常收縮;第三夜間尿量過多,因睡覺時「抗利尿激素」分泌較少,產生大量尿液而尿床;第四因器官上的生理疾病造成尿床。

小三男童因睡覺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較少,結果產生大量尿液而尿床。(記者陳建志攝)

小三男童因睡覺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較少,結果產生大量尿液而尿床。(記者陳建志攝)

王大民表示,關於尿床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和行為修正治療2種方式,若併用效果會更好。其中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副交感神經劑」,幫助增加膀胱的有效容積,以及消除無法抑制的膀胱收縮,不過療效約有40%成功率;「抗利尿激素」的類似物,這是目前較常用也是安全的口服藥物,作用可持續7至9小時,治癒率達70%,能夠有效改善尿床病情。至於行為修正治療,則包括膀胱訓練、支持性治療、條件反射訓練治療等3種治療方法。

王大民強調,當了解小朋友尿床的可能原因以及治療方法後,還要有共識,就是僅有少部分小朋友可自然痊癒,大部分小朋友需要接受藥物或行為修正治療。只要儘早給予小朋友最適當的治療方式,相信就可幫助這些無辜的小朋友渡過這段尷尬時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