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女老師咳嗽就漏尿 手術告別濕答答 妹妹還變緊

2025/03/09 21:45

健康網》女老師咳嗽就漏尿 手術告別濕答答 妹妹還變緊

女老師長期飽受尿失禁困擾,醫師為其進行懸吊術加上陰道注射PRP,不僅解決漏尿問題,陰道也變得緊實有彈性;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名40歲女老師罹患應力性尿失禁,只要一咳嗽、用力就會滲尿、漏尿,許多喜歡的活動都不敢參加,為改善長期困擾,決定就醫治療。懿安泌尿科診所院長呂謹亨為其進行尿道膀胱頸懸吊手術,同時修補脫垂、鬆弛的部位,並在陰道注射PRP,女老師術後不僅徹底解決尿失禁,陰道也變得緊實有彈性。

呂謹亨在臉書專頁「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 大亨醫師」發文指出,懸吊術的傷口是在陰道前側,手術時會把一些脫垂、鬆弛的部位修補,除了改善膀胱、直腸脫垂之外,也有陰道緊實的效果。另外,加上陰道PRP(血小板修復因子濃縮液)注射,除了幫助傷口癒合,也有改善陰道黏膜狀態、恢復彈性,避免發炎感染的效果!

尿失禁 最新治療方法一次看

呂謹亨表示,婦女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不斷進步,並且有以下多種新的治療選項。

1.懸吊術:懸吊術仍然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金標準,特別適用於中度或重度尿失禁的女性。手術通過植入一條支撐帶來支撐尿道,增強其閉合能力。研究表明,懸吊術具有高成功率,且大部分患者術後能顯著減少尿失禁的發生。

2.尿道填充物注射:非手術的治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尿失禁患者。這種治療通過將生物兼容的填充物(如膠原蛋白、生長因子或聚氨酯顆粒)注射進尿道周圍,增強尿道的支撐,從而改善尿道的閉合性,減少尿失禁。這項治療相對簡單,且對患者的創傷小,恢復期短。

醫師表示,尿道填充物注射是一種非手術的治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尿失禁患者,創傷小,恢復期短;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表示,尿道填充物注射是一種非手術的治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尿失禁患者,創傷小,恢復期短;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3.PRP注射:新興的治療方法,通過從患者自身的血液中提取血小板,並將其注射至尿道周圍。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有助於修復和增強尿道及膀胱周圍的組織,從而改善尿失禁的症狀。初步研究顯示,PRP注射對改善中度尿失禁的患者效果良好,並且安全性較高。

4.震波療法:非侵入性治療,通過將高能震波傳遞到骨盆底肌肉區域,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彈性和促進組織再生。這項治療對於改善骨盆底肌肉功能及強化尿道閉合具有潛力,對於一些患有輕度或中度尿失禁的女性效果顯著。

5.雷射治療:新型非手術治療,使用激光能量促使膀胱和尿道組織的膠原蛋白生成,增強其結構和功能。這項治療在改善輕度至中度尿失禁患者的症狀方面顯示出一定的效果,尤其適用於不願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

醫師指出,肥胖是尿失禁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對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指出,肥胖是尿失禁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對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調整生活習慣 預防尿失禁

至於預防尿失禁,呂謹亨建議調整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包括:

●做凱格爾運動,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彈性,從而改善尿道的閉合功能。

●體重管理與健康飲食,肥胖是尿失禁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對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減少體重能減少對膀胱和尿道的壓力,從而減輕尿失禁症狀。

●避免膀胱過度活躍的生活習慣,例如,避免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和茶)和過多的酒精;此外,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立,可以減少骨盆底肌肉的疲勞,從而減少尿失禁的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