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懷孕增3倍主動脈剝離風險!長庚研究揭:高血壓孕婦更危險

2025/03/07 22:08

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到產後一年內,發生主動脈剝離或動脈瘤破裂的風險,竟是未懷孕時的近3倍,其中高血壓孕婦與家族病史者更是高危險群;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到產後一年內,發生主動脈剝離或動脈瘤破裂的風險,竟是未懷孕時的近3倍,其中高血壓孕婦與家族病史者更是高危險群;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懷孕除了帶來新生命,也是對身體的一大挑戰,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到產後一年內,發生主動脈剝離或動脈瘤破裂的風險,竟是未懷孕時的近3倍,其中高血壓孕婦與家族病史者更是高危險群。

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陳紹緯率領的研究團隊回顧台灣20多年、超過470萬次的懷孕紀錄,結果發現,孕期與產後一年內的主動脈併發症風險顯著增加,研究已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

陳紹緯說,懷孕時心血管負擔劇增,導致主動脈壁變脆,增加主動脈剝離風險,數據顯示,懷孕到產後一年內,每10萬名女性中約有1.19例發生主動脈併發症,相較於非懷孕期間的0.42例,風險高出近3倍。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孕婦發生主動脈剝離,其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9.3%,遠高於一般孕婦的0.05%。研究還發現,特定族群的孕婦風險更高,罹患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的孕婦,風險是一般孕婦的5倍,而妊娠高血壓患者更高達10倍,顯示懷孕期間的血壓控制相當重要。

懷孕與主動脈併發症的風險評估及臨床結果。(記者邱芷柔攝)

懷孕與主動脈併發症的風險評估及臨床結果。(記者邱芷柔攝)

陳紹緯分享,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一名39歲孕婦,懷孕36週時突感劇烈胸痛、呼吸困難,緊急送醫後確診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醫療團隊火速安排剖腹產與主動脈置換手術,母嬰雙雙獲救。

術後追蹤發現,該孕婦本身有多年高血壓病史,且其父親曾因主動脈剝離接受手術治療,顯示家族病史與高血壓是關鍵風險因子,更凸顯早期診斷與即時治療的重要性。

長庚醫院心臟麻醉科醫師張峰誠表示,妊娠高血壓與主動脈事件關聯密切,建議高風險孕婦接受個別化的懷孕計畫,並嚴密監測血壓,可有效降低風險。

不過陳紹緯也強調,大多數孕婦不需要過度擔憂,只要定期產檢、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懷孕仍是安全的旅程,醫療團隊也呼籲,對於有高血壓或家族病史的孕婦,應加強產檢與心血管監測。

懷孕相關的心血管事件。(記者邱芷柔攝)

懷孕相關的心血管事件。(記者邱芷柔攝)

主動脈剝離的成因與治療。(記者邱芷柔攝)

主動脈剝離的成因與治療。(記者邱芷柔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