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食」戰預防大腸癌 營養師推青花菜、堅果這8物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腸癌曾15年穩居癌王稱號,且有年輕化趨勢。營養師程涵宇於臉書粉專「程涵宇營養師 Dietitian Han-Yu Chen」發文指出,大腸癌初期警訊包含排便習慣改變(時而便秘、腹瀉)、排不乾淨、大便帶血或黏液、經常腹脹或便秘、突然變瘦、貧血。推薦食用8種食物,青花菜、豆類、莓果、堅果、薑黃、亞麻籽、魚類、乳品,有助預防及降低腫瘤轉移。
8食物對抗大腸癌 堅果、魚類也很讚
●青花菜:每週3至5次,屬於十字花科蔬菜,豐富蘿蔔硫素具有抗癌功效,針對有35項研究的分析發現,多吃十字花科蔬菜降低大腸癌風險。
●豆類:每週≥1次,富含膳食纖維能維持腸道健康。
●莓果:每天1至2次。花青素抗氧化抗發炎,研究發現患有大腸癌的人持續7天吃莓果萃取物,能夠降低7%癌細胞的生長和腫瘤轉移。
●堅果:每天1小把,研究針對30708名參與者長達30年,發現經常吃堅果能夠降低大腸癌的發生風險達24%。
●薑黃:每天1到3克薑黃粉,含薑黃素抗發炎降低大腸癌風險。
●亞麻籽:每天10克,富含纖維幫助腸道好菌生長預防大腸癌,而且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好油預防心血管疾病。
●魚類:鮭魚、鯖魚,針對478040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多吃魚會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特別是鮭魚、鯖魚這類含有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的魚。而紅肉實際上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大家可以優先選擇吃豆類、魚或是白肉。
●乳品:每天1到2杯,乳品中有豐富的鈣質,會和腸道內的次級膽酸結合成無毒的鈣鹽,降低大腸瘜肉產生的機率,也有抑制發炎基因作用的能力。
研究發現,平均乳製品攝取較多的人得到大腸癌的相對風險低了21%,罹患大腸癌的相對死亡率也低了29%。
「腸」保健康4不要 酒精是大忌
●酒精:酒精絕對是大腸癌的大忌,如果每天攝取10公克酒精(10公克酒精=250ml啤酒、100ml紅酒、30ml烈酒),會增加4至7倍得到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的風險,每天攝取50公克會增加肝癌、大腸癌、乳癌1.5倍的風險。
●加工食品: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證實加工肉類為第一級致癌物,而且會提高大腸癌風險,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類,大腸直腸癌的風險直接提高18%。
●炸物:油脂的食味刺激肝臟合成膽汁,如果常常吃高油脂食物容易造成膽汁分泌失衡,研究發現當膽汁分泌失衡會刺激幹細胞的信號傳導,讓潛在的癌細胞存活,和大腸癌的發生是有相關性的。
●高糖食物:蛋糕、甜點還有含糖飲料這些美味的高糖食物通常營養價值低,同時提高慢性發炎的風險。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會增加18%大腸癌的風險,罹患大腸癌的死亡風險也會增加39%。
程涵宇提醒,大腸癌可以預防,最關鍵的兩件事是「飲食+篩檢」,記得定期篩檢是預防的好方法。另,目前台灣有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