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日本全牛齡進口憂「狂牛症」?認識狂牛症與庫賈氏病

2025/03/08 11:44

食藥署預告修正日本牛肉進口規定,取消30月齡限制,引發消基會不滿。但食藥署強調,風險評估與查廠結果早已公開。(資料照,記者邱芷柔攝)

食藥署預告修正日本牛肉進口規定,取消30月齡限制,引發消基會不滿。但食藥署強調,風險評估與查廠結果早已公開。(資料照,記者邱芷柔攝)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宣布,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全面開放日本牛肉進口,打破過去「僅限30月齡以下」的規定。然消基會持反對意見,憂心「狂牛症」風險並未完全消除。

對此,食藥署長姜至剛回應,強調所有風險評估與查廠結果早已公開上網,並且拿出數據指出,政策經過完整風險評估,日本牛肉的風險指數極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也將日本列為風險可忽略的最安全等級;且台灣進口牛肉中日本進口佔比偏低,約1%左右。

什麼是狂牛症?農業部說明,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也是一般所稱的狂牛病(Mad Cow Disease),為一種致死性、傳染性的神經退化疾病。狂牛病的病原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蛋白質,稱為Prion,因它不具有核酸,即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在發病的牛腦中可以發現有變異形的Prion 存在,這種變異性的蛋白質對熱、輻射、紫外線及消毒劑均有很強的耐抗性。

農業部說明,1996年發現,人類若是食用感染狂牛症的牛肉或內臟,將發生「庫賈氏病」。這種病目前是無藥可治,歐洲已有多起因感染變性的庫賈氏病而死亡的案例;且狂牛病的潛伏期長達5年到20年以上,所以在1980年初期吃到狂牛肉的人,可能不知何時會發病。

疾管署表示,庫賈氏病依發生病因分為四種:散發型、遺傳型、醫源型、新型庫賈氏病(new variant CJD,v-CJD),其中新型庫賈氏病與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狂牛症)有高度相關。

若得到庫賈氏症,發病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等類似失智症狀及步態不穩。隨著病程進展,除了上述症狀會逐漸惡化,患者的四肢與軀幹會有劇烈抽動、發生視力模糊、肢體無力、麻木感、癲癇等。

發病末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痴呆;且此病在病發後,病程發展快速,大部分患者在一年內死亡,而不像老年失智症可以存活數年。目前庫賈氏病尚無特效藥可提供治療,亦無疫苗可預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