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吃優格防結腸、直腸癌! 營養師曝要選「這款」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說到「順便」好食物,優格也是其中之一。營養師老辜指出,有研究發現長期吃優格能降低大腸結腸癌、直腸癌風險,若想促進身體健康,可以選擇無糖優格,並確認含有活菌株如雙歧桿菌或乳酸桿菌等;也可結合高纖維食物(益生元),例如燕麥、新鮮蔬果,適量食用對保護腸道更有效。
老辜於臉書粉專「老辜營養與科學」發文指出,2025年的2月,一篇研究指出長期規律吃優格,與特定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降低有關。藉由美國兩項大型研究,分析了超過13萬人的數據,年齡介於30歲至75歲的男女。研究發現,長期吃優格能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罹癌風險,此保護作用來自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的數量增加。尤其對於近端結腸癌的預防,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研究也進一步發現,相較於少吃優格的族群,每週吃2次以上優格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明顯降低。
優格護腸3機轉
1.益生菌與腸道健康:優格中的雙歧桿菌,藉由平衡腸道微生物菌群、促進腸道蠕動的順暢、抑制有害菌、維持腸道屏障功能,並產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特殊胜肽,以及促進腸道黏膜健康的「短鏈脂肪酸(SCFA)」等物質。
2.抗發炎與免疫調節:雙歧桿菌藉由產生SCFA,而對腸道提供了一系列的保護,如抗氧化、抗發炎,以及免疫調節的抗癌幫助。同時,動物實驗也證實了雙歧桿菌,能降低腸道促發炎因子(如TNF-alpha、IL-6)的含量。最終,增強了腸道屏障,而保護了腸道黏膜組織,預防細菌滲透至腫瘤組織,避免組織癌化。
3.對近端結腸的保護:雙歧桿菌,還可能藉由調控膽鹽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的活性,分解膽汁酸。這樣對於膽汁酸的調控,也進一步影響了近端結腸的微生物菌群。最終,對致癌風險有降低的幫助。
每週1.5到3杯 規律食用更有效
針對優格食用方式,老辜將此研究數據結合衛生福利部「每日飲食指南」,整理成以下建議:
1.頻率與份量:建議最理想,按照「每日飲食指南」的每日乳品類,攝取1.5到2杯(每份為一杯的優酪乳240毫升,提供熱量約為150大卡,蛋白質8公克等)。或者依照此研究的份量,每週至少攝取2到3杯優格,並且長期規律執行,效果最佳。
2 選擇的標準:選擇無糖優格,並確認含有活菌株(如雙歧桿菌或乳酸桿菌等)。
3.搭配的建議:結合高纖維食物(益生元),例如燕麥、新鮮水果,或者不同顏色的綠色蔬菜。藉由增強益生菌與益生元的協同作用,提升腸道的健康效益。
3種人適用 直腸癌家族史上榜
老辜表示,優格好處多多,尤其適合腸道不適(如便秘、腹脹)或飲食纖維不足的人;或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尤其是近端結腸癌高風險者;以及追求健康生活者,能同時補充優質蛋白質、鈣質、益生菌等。
優格還能護心、改善代謝
他說明,優格是一種發酵乳製品,富含蛋白質、鈣及活性益生菌(如乳酸菌),促進腸道的健康。長時間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規律攝取優格與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等的風險下降有關。這也表示,對於代謝與心血管健康具有保護作用。
防癌關鍵仍在均衡飲食
老辜補充,過去的腸道研究發現,多吃優格與降低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影響的腹瀉,以及發炎性的腸道疾病有關。這可能,也與益生菌調節了腸道微生物菌群有關。還有,多吃優格與大腸直腸癌風險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中的抗發炎作用,以及腸道屏障強化作用有關。
他強調,均衡飲食,仍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基石,尤其足夠蔬果的攝取,以及減少超加工肉品的攝取等。優格,是其中的助力,而非唯一的依靠。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