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精子看健康?丹麥50年研究:精子品質優 壽命較長
〔記者陳成良/綜合報導〕丹麥一項長達50年的研究發現,精子品質與壽命息息相關。精子活動力強的男性,壽命可能比品質較差者多近三年。這項追蹤逾7.8萬名男性的研究,刊於《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凸顯生殖健康對整體壽命的影響。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精子「活動力」(motility)指其穿越女性生殖道、抵達卵子並受精的能力。研究首席作者、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普里斯科恩(Lærke Priskorn)表示,每毫升精液中活動精子數逾1.2億的男性,壽命比僅0至500萬者長2.7年。數據顯示,精子活動力極低者的預期壽命約77.6歲,極高者則達80.3歲。
研究團隊分析1965至2015年間哥本哈根不孕症檢查的精液樣本,並比對丹麥醫療紀錄,發現精液品質愈差,壽命愈短,且此關聯不受疾病史或教育程度影響。美國史丹佛大學泌尿學教授艾森伯格(Michael Eisenberg)指出:「這項發現意義重大,生殖健康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若每次射精中42%的精子能正常游動,即為正常。但每毫升活動精子數低於500萬,則與嚴重寡精症(oligospermia)相關,常導致不孕。艾森伯格補充,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每毫升約有1.25億活動精子,但這並非生育力的絕對指標。
澳洲紐卡斯爾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艾特肯(John Aitken)認為,精液檢測或可成為年輕男性健康的早期警訊。他在社論中寫道:「精子可能是男性健康的『金絲雀』,關鍵在於背後原因。」他推測,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是主因之一。氧化壓力由自由基過多引發,損害DNA與細胞功能,影響睾丸、精子乃至全身健康。吸菸、過量飲酒及環境污染物可能加劇此效應。
人體可透過抗氧化劑抵禦自由基。克里夫蘭診所建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含維生素E的堅果與菠菜、含硒的鮭魚,以及含β-胡蘿蔔素的胡蘿蔔,有助健康維護。雖無證據顯示補充劑有效,天然飲食仍為可行之道。
這項研究揭示,精子品質不僅關乎生育,更可能是壽命的隱秘線索,提醒男性關注生殖與整體健康的連結。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