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長年心悸、臉潮紅就醫卻正常 醫查「隱性高血壓」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36歲的簡先生長年有心悸與臉潮紅問題,尤其壓力大就發作,一量血壓達到150/100mmHg,心跳飆到每分鐘130下,懷疑是高血壓,但在醫院測量時卻都正常,醫師診斷為「隱性高血壓」,如果疏忽未發現是高血壓,長期不治療,可能比一般高血壓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鍾偉信指出,在亞洲族群中約有10-20%病人具有「隱性高血壓」,病人在醫院量的血壓皆正常,但日常生活呈現高血壓的症狀,頭暈、疲勞、心悸、臉潮紅等,發病時測量有高血壓,為高血壓的一種。
鍾偉信表示,隱性高血壓可能與情緒壓力、工作環境及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因此年輕病患居多,由於不易發現,長期不治療,可能比一般高血壓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鍾偉信說,治療隱性高血壓與一般高血壓相似,包括血管張力素抑制劑、鈣離子阻斷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與利尿劑,由於這些藥物對於年輕病人可能有副作用,且多數無法直接調節交感神經的活性,建議可進行自費的神經定位導引「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利用心導管微創技術將電燒導管放入腎動脈內,以射頻消融來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改善高血壓症狀,術中加上神經定位技術,可解決傳統手術方式無法即時確認手術是否成功的問題。
簡先生不想吃藥,3個月前接受自費的神經定位導引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術後隔天順利出院,心悸及高血壓問題減少許多。
如何注意是否有隱性高血壓?鍾偉信提醒,常在醫院測得正常血壓,但日常生活中可能有頻繁的頭暈、疲勞、心悸、臉潮紅等症狀,可自我檢測,1.使用居家血壓計每天量血壓,尤其是在壓力大、情緒波動時;2.監測身體狀況,留意是否有不明原因的頭痛、心悸或胸悶,並記錄發作時間;3.就醫進行24小時血壓監測;4.定期健康檢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