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不只變老! 「1壞習慣」恐害記憶力差、癌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菸不酒、飲食健康就沒問題了嗎?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提醒,現代人習慣晚睡,然而每一次熬夜,其實都在加速身體機能的崩潰,為健康留下隱患,舉凡體重失控、免疫力下降、消化系統受損、皮膚變差、心血管健康亮紅燈、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大,甚至是癌症風險增加皆與熬夜有關,建議改掉這個壞習慣,守護健康!
●體重失控,發胖無法逆轉:熬夜會影響體內荷爾蒙分泌,而感到異常飢餓,導致暴飲暴食,特別是高熱量的消夜。然而,夜間身體代謝率下降,攝入的熱量無法有效消耗,脂肪更容易囤積在腰腹,讓人變成易胖體質,減肥也變得更加困難。
●免疫系統崩潰,疾病找上門:連續3天睡眠不足,身體的免疫細胞活性便會下降70%,使得防禦機制變弱,更容易感冒、生病,甚至腸胃功能失調。同時,長期熬夜者還可能出現慢性發炎,讓身體長時間處於亞健康狀態。
●皮膚狀況惡化:熬夜使膠原蛋白加速流失,出現肌膚暗沉、鬆弛,黑眼圈、細紋、痘痘等問題。
●心血管健康亮紅燈:夜晚是心臟修復的關鍵時刻,但熬夜會導致心臟持續超負荷運作,增加血壓、心率不穩的風險。統計顯示,35 歲以下的猝死案例中,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大腦功能衰退,記憶力下降:長時間熬夜,會影響大腦神經傳遞,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甚至「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研究顯示,經常熬夜者的腦細胞死亡速度是正常人的2倍。
●癌症風險上升:褪黑激素是人體的天然抗癌物質,但熬夜會抑制其分泌,導致乳癌、大腸癌等風險上升。研究發現,長期熬夜者的癌症發病率比早睡者高出40%,可見熬夜不僅影響當下健康,還可能對未來埋下致命隱患。
●消化系統受損,胃病纏身:肝臟與腸胃會在夜間進行修復與排毒,但熬夜打亂這一過程,使得胃酸分泌失調,容易引發胃潰瘍、消化不良等問題,因此可以發現許多長期熬夜者都有胃痛、腹脹的困擾,嚴重時甚至可能演變為慢性胃病。
●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睡眠不足,會讓大腦的情緒調節中樞過度活躍,使人變得焦慮、暴躁,甚至增加憂鬱症的風險,因此長期熬夜者,通常會影響人際關係,容易與親友發生衝突,導致社交壓力加劇。
如何擺脫熬夜習慣?黃軒建議,首先可在睡前2小時遠離手機,將臥室打造成助眠環境,並培養固定睡前習慣,如晚上9時後開始放鬆活動(泡腳、聽輕音樂等)、肌肉放鬆訓練;同時,日常飲食也須調整,如晚上7時後避免高熱量消夜,睡前喝溫牛奶、吃櫻桃,補充褪黑激素,提升睡眠品質;最後,上班日時可每工作45分鐘就短暫閉眼深呼吸3分鐘,降低疲勞感。千萬別到週末狂補眠,建議最多補1.5小時,以免打亂生理時鐘。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